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立德树人”何以可能——基于教师共同体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21 09:00

  本文选题:教师共同体 + 立德树人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29期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共同体与立德树人具有天然的同质性,教师共同体本身就是集教育、道德和文化特性于一体的共同体。通过教师共同体的教学研活动,明晰"怎样教";通过教师共同体的再反思,领悟"育何德";通过教师共同体的协作文化,实践"会做事",从而实现以教师共同体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
[Abstract]:It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o build up people. The teacher community is a community of education, morality and culture. Through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teachers' community, it is clear that "how to teach";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teachers' community, we can understand th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culture of the teachers' community, Practice "will do things", thus 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ideal of establishing virtue and building people with teachers'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教育学青年课题《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CAA12010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天晓;李敏;;教师共同体的特点及意义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8期

3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4 王成兵;;再论杜威的共同体观——兼谈杜威哲学的当代意义研究工作的思路[J];学术论坛;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陈立军;;杜威教育理论的构建、启示与反思[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邓冲;;试论家庭消费文化的家庭教育机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王喜海;石丽娟;;儿童教育论纲——基于近现代童年观的儿童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红英;王喜海;;回归童年: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徐菊凤;以人为本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岩霞;过程体裁法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天晓;;教学改进:艾尔默对学校改进理论的深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3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4 王南n\;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二 交往理论(笔谈) 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J];求是学刊;2000年03期

5 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J];人文杂志;2000年04期

6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1980年02期

7 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1996年02期

8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勤勉治学 立德树人[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程冠杰;;立德树人造就高素质人才[J];才智;2009年02期

3 万桂华;;以真善美的品格立德树人[J];教学与管理;2009年14期

4 张朋钊;;立德树人的现实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5 朱哲;龚建设;;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新疆乌鲁木齐市“立德树人”工作座谈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1年Z2期

6 ;探索立德树人之路[J];中国德育;2011年07期

7 ;“立德树人·永远跟党走——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举行[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8 郑晓江;;“立德树人”与生命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24期

9 柯文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01期

10 高东;刘柳;;立德树人 为首都“绿色人才”培养保驾护航[J];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怀玉;;教书育人“德”为先——有感于教育部长周济,,谈“立德树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刘翠珍;;经典滋润童年 书香溢满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3 王娟;;抓好活动载体 促进全面发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丽梅;立德树人为本 促进教育公平[N];佳木斯日报;2013年

2 河南郑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岳修峰;立德树人重在培育“四种意识”[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解艳华;立德树人而非立才树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记者 吴天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再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业绩[N];马鞍山日报;2013年

5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推进高校立德树人[N];联合时报;2013年

6 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中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李波;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N];贵州民族报;2014年

8 记者 焦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瞿振元;立德树人:大学理性的回归[N];光明日报;2014年

10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党组书记 王嘉毅;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坚决维护教育立德树人纯洁高地[N];甘肃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蕾;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2 李敬;中小学体育开展和渗透“立德树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潘靓;“德育”的另一种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1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81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