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原则与路径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egional educ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is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the educational governance form of reg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the government-oriented management status to the multi-subject participation and co-governa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 reform of reg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we must,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nativeness, integrity, progressiveness and publicity, make clear the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ives of reg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construct a pluralistic and coordinated main body system. Establish a hearing-based decision-making system, improve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system, innovative participatory supervis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办公室;
【分类号】:G5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志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2 黄忠敬;;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之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3 刘贵华;王小飞;祝新宇;;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J];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4 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5 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6 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 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人民教育;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芳;九十年代以来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袁川;罗军兵;赵德肃;;西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以贵州省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许晓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郑新蓉;我国公共教育制度与教育均衡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6 林涛;成刚;;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经验研究——基于浙江省普通小学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卢朝佑;刘应兰;柳景;;终身教育理念下云南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0年04期
8 杨润勇;;《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对我国教育政策优化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5期
9 彭世华;;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目标和标准研究的概念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9期
10 李永超;杨元飞;李奕;李小娟;宫辉力;;首都基础教育均衡性评价模型设计与实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汪惠惠;;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与“新医改”[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栗玉香;;指数化监测:义务教育均衡效果评估的新视角——北京市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洪斌;;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萌;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真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夏西文;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公平性分析及优化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少飞;我国高校引智政策变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张宏;淳化县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流失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周春林;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许传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丽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专业设置政策的变迁与前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希武;;突破官僚制: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前景[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潘希武;;政府在教育治理中扮演的两个角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潘希武;;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选择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4 王蓉;中国县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行为:一个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5 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6 李小土;刘明兴;安雪慧;;西部农村教育财政改革与人事权力结构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7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王晓辉;;关于教育治理的理论构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陈毅;;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四种途径[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10 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可平;[N];北京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帆波邋通讯员 王丹彤;[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张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陇夫;[N];法制日报;2000年
5 崔鹏;[N];人民日报;2008年
6 上海交通大学 胡海鸥;[N];上海金融报;2003年
7 肖立辉;[N];学习时报;2002年
8 王攀;[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陈金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 桑玉成 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凤春;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D];南开大学;2005年
2 吴景松;政府职能转变视野中的公共教育治理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力跃;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盖玉欣;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管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工资充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杰;;区域教育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3期
2 鲍寅初;皇甫志新;任苏民;;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的困境反思与生机探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9期
4 郭志族;;区域教育创新的五种关系[J];人民论坛;2012年01期
5 吕寿伟;;论区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6 缪杏元;优化区域教育环境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1999年05期
7 ;马来西亚希望成为本区域教育中心[J];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01期
8 滑文革;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目标群”——福建省南安市对教育现代化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9 康德山;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10 王绽蕊;区域教育发达程度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大一;;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4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朱兆敏;;育海洋未来新人 创区域教育特色——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6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辽源市西安区课题组;石文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实验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8 Jane Knight;;知识经济中的区域教育中心和城市:机会与风险(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周满生;;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政府宏观教育政策调整[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小兵;;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投资的战略选择——兼与“区域教育投资的梯度推进论”商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黎晓东;以思想大解放开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新局面[N];邯郸日报;2007年
2 徐娜姿;我市全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N];宜兴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希宏邋实习生 王召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N];徐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辛瑞玲;龙湖构筑区域教育“民生工程”[N];汕头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刘粉莉 陈剑琦 记者 艾丹青;首届文晖论坛,专家聚焦区域教育发展[N];杭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江芸涵;全国区域教育发展 特色示范区花落武侯[N];四川日报;2009年
7 何成银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新区域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宋武利 黄明鑫 记者 林琳;大安聚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N];自贡日报;2012年
9 邓大一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长;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赖配根;焕发区域教改的生命活力[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曾海洋;厦门大学与闽南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边旭东;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喜云;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隋娟;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白云;论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济洲;广西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单新梅;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柳颖;县域教育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范卫萍;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9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7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