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运行模式及其教学机理
[Abstract]:Since it entered China in 2012, it has had a great impac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eaching cours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 content, reveals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the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dvocate the use of mousse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P3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3期
2 王利;张景生;高国元;徐恩芹;;浅谈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互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3 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4 刘军;互动式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5 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威;邵菊芳;冷云伟;;生物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 朱红威;邵菊芳;冷云伟;;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3期
3 翟蓉;杨倩;;国家图书馆“每日课堂”服务模式及发展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4期
4 邵辰;童欣;;展望MOOCs时代的聋人高等教育[J];成人教育;2014年10期
5 张玲丽;;关于高职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轻工科技;2014年10期
6 赵磊磊;赵可云;徐进;;基于量化分析的我国慕课研究综述[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朱振;;慕课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8 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华瑞驿;李劲东;金津;;以慕课为契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年02期
10 徐雪婕;;MOOC背景下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赤子(上中旬);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崔海亭;;MOOCS背景下三人制篮球教学微课程设计研究[A];2014全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于丽;赵雯晖;张文婧;鹿彬彬;;从Coursera到爱课程[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3 连秋菊;;CMOOC课程模式下Coursera平台构建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王永固;张庆;杨康;;MOOC的特征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兰国帅;李慧娟;何博;张一春;;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大学物理》MOOC课程建设为例[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青;PGP课堂教学平台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黎云;生成性思维视阈下中学历史教学板书活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任海龙;社交网络知识共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解春柳;面向过程管理的创新项目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设计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5 周文清;数字时代的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汪沉沉;多媒体影响小学生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评价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7 高琳;基于视频资源的个人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敏;国外不同MOOC的教学设计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君;支持协作与自主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框架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唐孙茹;MOOC学习者学习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耀廷;谈师生互动过程的“晕轮效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2 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
3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年02期
5 党建强;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6 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刊;2013年03期
7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黎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4期
2 赖文燕;论面向21世纪的多媒体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明光,孙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教学互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4 何尚武;论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4年05期
5 熊鹰;“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宏观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6 赖李明;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高文隆;;浅论教师的创造性[J];大众科技;2006年02期
8 唐春波;;浅谈高校“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9 靳燕;;立足教学创新 落实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2期
10 于敏;;相互倾听 促成教学互动[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隋文香;王雪坤;;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沈丽佳;周红春;陈毓超;谢立群;谢思明;;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麟;;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思考与探索[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琮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李春霞;晏石林;;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建议[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义厘;高井全;孙建玲;王晓晶;;优化基护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冶玉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王英浩;;多媒体教学的再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张志田;陈瑶;闻建民;林胜文;苏进展;黄朕;郦妙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A];2012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宿迁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有效教学的意见(摘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刘娜;多伦县开展城乡教育教学互动活动[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3 市委党校 彭天慧;增强党建课程吸引力必须创新教学方式[N];黄冈日报;2008年
4 刘国章 记者 付永慧;打造特色阳光教学[N];吉林日报;2009年
5 装甲兵学院 汪志高;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发展[N];蚌埠日报;2013年
6 华蓥市溪口中学 陈辉;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探究[N];广安日报;2006年
7 彭艳梅;浅谈语文课堂的教学互动[N];钦州日报;2009年
8 王洪学;空军二航院探索“学员全员全程参与教学”[N];解放军报;2002年
9 王礼乾 王洪东;点击教学指挥管理系统[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吴凡邋通讯员 王欢喜;国内首个青工短信教学平台大扩军[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工程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晓宇;高校教学与科研等效评价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巍伟;教学目标实践过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薛嘉;云计算下教学互动平台的探究和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刘丽娟;网络教学中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邹可享;大成多维教学模式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孙霞云;Oxford Itools教学软件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程国栋;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互动实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李迎;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0 孙鲁宁;微内容在高校中的教学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72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7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