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7-14 00:23
【摘要】: 现在的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以及由科学技术引起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变化成为这个社会变化的动力和表现,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当前,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展开,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要求人格从依附走向独立的过程,它要求从封建的等级意识和依附人格的笼罩中摆脱出来,从压抑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依附人格根源于人身依附的社会制度,而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形成了十分厚实的传统文化积淀,这无疑给人们所需要的人格独立设置了最大的障碍。现实的课堂教学又直接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本文就是试图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对学生独立人格培养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独立人格培养的有效方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独立人格是相对于依附人格而言的,表现为喜欢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爱用疑问的眼光来审视事物,敢于提出异议,不怕团体压力。独立性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之上,自己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同时它不应该是不受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约束的个性偏执性格。基于以上认识,我个人认为:独立人格是指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自己的目标,不屈从于外来压力,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正确目的和社会意义的个性品格。就其表现来讲应具备三个特征:自信、自制、自主。 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应试教育还有其存在的深厚的土壤,造成学生独立人格的缺失,表现在:迷信权威,不仅迷信教师,还迷信书本或学习 ⑧ 硕士学位论文 入认S「f厂R’凡f川厂凡l气 上比自己强的同学;退i求同一,不敢求异,原木各具特色的孩子经过教育 的加工变成了“标准件”;不敢或不会自由表达,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害怕自己说错了;缺乏问题意识,学生向教师、书本质疑的少了。 学生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人格特质,又有后天的 环境影响,其中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主渠道之一。具体来说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意志。教师扮演着设计者的角色, 完全支配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用成人的认识方法代 替学生的认识方法,教师的思维过程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缺乏民主自由的教 学氛围;过于严厉的课堂纪律。有些校纪班规简直到了对待敌人的程度;教学 内容和方法的封闭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专注于教材、课本,不敢放开,教学方 法上因循守旧,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课堂教学是学生人格形成中影响最大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 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的一面加以引导,切不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多地限制 和干预。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自主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批判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同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基本方法有: 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展示。把讨论作为教学的常 规,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 行讨论。鼓励学生提问,消除恐惧心理,让学生敢于问;激发探究的热情,让 学生喜欢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要让 学生自由写作,在教师引导下自由地说,允许学生“接下茬”。让学生的思 维求异,训练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多方而、多角 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照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补遗篇[J];快乐阅读;2016年20期

2 马悦梅;;谈语文教学对学生独立人格的构建[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03期

3 覃芳;谭伟杰;;关注差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女大学生独立人格培养途径探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4 王浩;;作为“存在的儿童”简论[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2期

5 温颖;;戴着镣铐如何跳舞[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11期

6 郭惠芬;;《红楼梦》阅读与职校生独立人格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8年24期

7 杨亚芬;;巧用“错误”,促进教学高效开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0期

8 任质彬;;学生思维过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和策略思考[J];新智慧;2018年02期

9 王旭彤;;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提升——以《猫》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12期

10 李鑫;;稚化思维在课堂教学关键环节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芳;;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下)[C];2005年

2 王新荣;黄艳飞;成孟丹;宋鹏勋;刘玉莲;;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优化训练的策略性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2018年

3 柳兴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A];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4 马龙龙;;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语文课堂活力[A];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5 詹丽群;;小学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八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2019年

6 张辉;;营造语文教学艺术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7 张晓林;;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A];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孙立军;丛玉荣;;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年

9 叶尔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2017年

10 刘波;;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远生 山东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课堂教学呼唤批判性思维[N];中国教师报;2017年

2 ;发现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载体[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杨庆余;有效教学该从哪里出发[N];文汇报;2009年

4 山西省万荣县解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校 陈晓;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N];发展导报;2017年

5 鄢陵县初级中学 闫军超;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N];学知报;2011年

6 衡水市大庆路小学 李丽敏;浅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N];衡水日报;2008年

7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沙溪中学 陈春华;课堂教学要有效实施[N];学知报;2010年

8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迎旭小学 左龙;浅议学生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N];发展导报;2017年

9 记者 商越;去年我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97.52%[N];辽宁日报;2017年

10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二中 白林梅;如何提高高三英语课堂教学效率[N];发展导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6 董涛;课堂教学中的PCK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静;从学习者个体差异看人格特质、语言学习策略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德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功能的教学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中元;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玉;课堂教学中思维互动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3 高健;大学生独立人格培养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4 张红飞;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独立人格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姚红波;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晓彬;中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运宝;青少年独立人格的缺失及培养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李玉春;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精致化的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闪闪;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4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54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5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