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澳大利亚资历框架制度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0-09-24 09:14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建立了资历框架的国家。澳大利亚资历框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国内学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VET)所颁发的国家级资格与质量保障。本文通过介绍澳大利亚资历框架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实施过程、颁证机构等内容,以期对我国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芮小兰;;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制度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2期

2 芮小兰;;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AQF)对我国的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年08期

3 曹勇;;借鉴澳职教经验探索我国职教师资培训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高益民;;作为终身学习评价体系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廖波光;;澳大利亚职教师资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1年15期

3 张翔;;中澳两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浩;;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看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证出多门”[J];科技视界;2012年24期

5 王联晓;;TAFE模式对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3期

6 谢辉;;TAFE模式在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严东强;;澳大利亚TAFE学院高职师资培养与借鉴演变[J];统计与管理;2014年04期

8 管祺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借鉴[J];职业时空;2011年09期

9 徐少红;黄昌燕;;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实训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3期

10 谷峪;李玉静;;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2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莉;辽宁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建武;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赵文静;基于企业系统培训模式的中职师资培训模式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萍;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学院师资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宁;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子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孟建银;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舒焱萍;澳大利亚普通高中学徒制的研究与借鉴[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侠;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宋金娟;高职教师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宝柱,陈瑞华,赵香兰;对中等职教师资培训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杨世珍;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4期

3 周祥瑜;吕红;;澳大利亚国家质量培训框架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4 史艺农;滕勇;;西方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年20期

5 金开先 ,曲学勇;澳大利亚TAFE管理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12期

6 宫雪;;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改革新进展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7年09期

7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1期

8 刘育锋;分析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证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2期

9 赵伟;马树超;;从机制层面分析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3期

10 杨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克卿;张红霞;;做学生喜欢的老师[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2 张金英;;“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的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9期

3 冉乃彦;;家长应该主动学习[J];家庭教育;2003年Z1期

4 张熙;;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情报论坛;2005年03期

5 刘月圆;;试论韩国实行的第二个全国性终身学习促进计划[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08期

6 马尚华;;浅析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6期

7 吴秀伟;;课程改革呼唤学习型教师[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沈兰凤;杨祖逵;;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定位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0期

9 王秀云;;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作用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5期

10 赵娟;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晋图学刊;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海君;;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的建立[A];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徐蕾;郭佳;杨莉;;树立发展观念 做学习型编辑[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3 杲常善;王景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升医院整体水平[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本文编号:2825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825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