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加剧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导致我国的高校环境也深受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高校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仅包括在学校环境下的如新生适应、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也包括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需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大学生如果无法正确处理周遭的各种压力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学生还应该塑造他们健全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但是,在高校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心理问题的愈发复杂化和多样化大背景下,现有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在发挥效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工作上的局限。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工作方法的引入,即学校社会工作,来补充现有的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取得一些进步,但是由于国内的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较晚,学科发展还不够成熟,本土化还不充分等原因,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到我国内地高校中还需要一段时日,但作为解决学生问题的专业方法,其自身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将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以各种途径和方式融入到现有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所讨论的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基于笔者在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对学生问题的归纳,以及对心理咨询中心5位咨询师的访谈总结出的。并且从学校机构和大学生自身两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心理问题时采取的解决办法,从学校机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高校学生工作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工作。从大学生自身来说,主要是尝试自我解困或者寻求朋友、亲人的帮助。接着,分别对高校学生工作和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两种干预方法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工作中出现的局限进行了探讨,由此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并对学校社会工作在现有的高校体制下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在具体的介入方法上采用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以及个案管理和外展工作。通过将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比较,发现几种工作方式的异同点,最后提出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将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注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实践中,同时多角度、多层面的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展开合作,共同建立维护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支持网络来。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 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介入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8;C91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1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1-12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4
- 一、研究思路12-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4-22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4-16
- 一、心理健康14-15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15
- 三、学校社会工作15-16
- 第二节 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16-17
- 第三节 国外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概况17-18
- 第四节 国内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概况18-19
- 第五节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19-20
- 第六节 理论依据20-22
-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20-21
- 二、优势视角21-22
- 第三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分析22-31
-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2-27
- 一、人际交往问题22-24
- 二、恋爱与性心理问题24-25
- 三、个人发展问题25-26
- 四、不良情绪和心理疾患26-27
-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27-31
- 一、自我认知方面27
- 二、家庭方面27-28
- 三、学校环境方面28-29
- 四、社会环境方面29-31
- 第四章 目前高校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的现状和局限31-41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和局限31-35
-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31-32
-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局限32-35
- 第二节 高校心理咨询的优势与局限35-41
- 一、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优势36-38
- 二、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局限38-41
- 第五章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行性分析41-45
- 第一节 从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来看41-42
- 第二节 从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观来看42-43
- 第三节 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来看43-44
- 第四节 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来看44-45
- 第六章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45-58
- 第一节 学校个案工作介入46-48
- 第二节 学校小组工作介入48-50
- 第三节 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介入50-52
- 第四节 学校个案管理52-54
- 第五节 学校外展社会工作54-55
- 第六节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网络55-58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一 访谈提纲64-65
- 附录二 访谈资料统计表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文忠;程艳敏;;浅论高校的学校社会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11期
2 刘丽晶;陈英;;高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魏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空间略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5期
4 刘洪;;介入教育的新角色——学校社会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5期
5 李绍伟;;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16期
6 林文亿;;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探索;2009年01期
7 章杨;;浅析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对高职素质教育的意义[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原伟霞;;实践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金俊;;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求[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12期
10 梁晓青;赵钦清;邹巍;;民办高校中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探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启泮;;中学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初探[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蔚祺;张大均;;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资源系统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欧阳天凌;安和平;;Fuzzy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中的应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丹青;;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辅助作用[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广芬;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及体系[N];中国社会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孙彦川;学校社会工作该如何破局[N];中国社会报;2014年
3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朱晨海;学校社会工作在灾区重建中的角色与作用[N];中国社会报;2008年
4 周晴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重点[N];中国社会报;2014年
5 童小军;美国的学校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s,
本文编号:326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