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网络交际功能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3 07:1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际功能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因特网 社会适应 大学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大学生网民占总体网民的21.4%,大学生网民规模已达1.39亿[1]。网络交际功能以独具的自发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成为了大学生青睐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大学生是一个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社会经验贫乏的群体,在
【作者单位】: 信阳农林学院;
【关键词】因特网 社会适应 大学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基金】: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402014)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大学生网民占总体网民的21.4%,大学生网民规模已达1.39亿[1]。网络交际功能以独具的自发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成为了大学生青睐的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洪波;胡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2 周林;范海玲;;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交往动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8期

3 刘珂;佐斌;;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一体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琰;吴宜;;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23期

2 刘小松;;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01期

3 杨亚星;;“95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差异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5年04期

4 王骥腾;;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媒体出版策略探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8期

5 侯园园;;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解读[J];市场论坛;2015年07期

6 林永峰;顾理平;高文斌;王利刚;;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动机及其评价量表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9期

7 魏宝涛;王爽;;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J];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06期

8 羊晓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式课程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9 姜俊丰;熊乐;;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文献综述——虚拟偏好与现实影响[J];现代交际;201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泽许;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2 周翔;“微营销”的营销实践与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D];云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周燕;黄朝峰;;SNS网站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与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葛宜林;;网络交往与网络信任研究综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黄利会;;从网上聊天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陈秋珠;;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6年02期

6 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15期

7 姚锦云;;IM人际传播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基于路径分析的QQ人际传播模型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年03期

8 柳群英;从OICQ透析网络人际关系[J];现代情报;2004年12期

9 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10 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周宁;;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趣缘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许惠清;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平;孙蓉娣;;浅析网络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2 郭芷;;试谈语境在网络交际中的作用[J];写作;2002年05期

3 曾立;对网络交际语言情感符的语言学观照[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06期

4 吕明臣;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张玲;;网络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7期

6 李睿;;网络交际中语言的失范与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卫兵;;英汉网络交际词语理据之比较[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3期

8 王茂;;关联条件在网络交际中的变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温志国;;简析网络交际语言[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08期

10 张霞;;论语境在网络交际中的制约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惠萍;;网络交际的正特征和正功能[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安琛;;浅论网络语境的心理性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谭亚明;农民成为网络交际的活跃分子[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冯振宇;蓝领和农民青睐网络社交[N];中国工商报;2007年

3 徐默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网络语言呈游戏化倾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论网络交际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冲击[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桑田;网络跨文化交际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詹娇;网络语言形成发展动因分析及其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叶亚玲;基于文本的网络交际对语言交际原则的运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5 于玮娜;网络交际中的性别差异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丽丽;分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基于文本的网络交际中的运用与违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秀今;关于网络语言的分析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赵素娟;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网络交际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梁晓菲;[D];青岛大学;2011年

10 李伟;网络语言中的反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3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83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