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21:06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幼儿安全事故也处于多发时期。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与幼儿安全教育有关的法律文件,但幼儿安全事故依然频发,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同时各种生态学取向的理论逐渐被应用于解决学前教育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因此,研究者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分析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特点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生态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教育对策。幼儿园安全教育具有整体联系性、动态平衡性、多元开放性和可持续性四个生态特点;从个体生态、群体生态和生态系统三方面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着重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和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标准和研究维度。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安全教育生态总体情况随教师任教年限的增长、幼儿年级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其中,幼师任教前五年内,是其所进行的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生态状况迅速优化时期;托班、小班之间和中班、大班之间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小、中班之间略有提升,但不明显。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状况在幼儿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环境三方面表现不同。主要表现为,在教师教学行为方面,重视知识的整合和幼儿年龄特点,但对安全教育认识不足,在教学方法上缺乏新意等;在环境方面,关爱学生,注重营造安全心理环境,关注师幼互动,但存在过度保护倾向等。此外,研究者结合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特点和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现状进行表述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首先,积极促进家、园、社区多方合作,实现幼儿全面发展,建立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体系;其次,培养教师反思能力,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平衡;第三,综合运用多种途径,树立科学教师教育观,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第四,构建多元化教育,促进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学视角 教育生态 幼儿园安全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绪论9-19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二、概念界定11-12
  • (一)安全教育11
  •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11
  • (三)生态学视角11-12
  • 三、文献综述12-19
  • (一)生态理论应用的相关研究12-16
  •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相关研究16-18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18-19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19-29
  • 一、研究思路19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19-23
  • (一)研究方法19-21
  • (二)研究对象21-23
  • 三、研究主要内容23-24
  • (一)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特点与结构研究23
  • (二)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23-24
  • 四、研究工具的编制24-29
  • (一)初始问卷项目分析24-25
  • (二)初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25-27
  • (三)效度分析27
  • (四)信度分析27-29
  • 第三部分 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特点与结构研究29-35
  •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特点29-31
  • (一)整体联系性29-30
  • (二)动态平衡性30
  • (三)多元开放性30
  • (四)可持续性30-31
  •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结构31-35
  •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个体生态31
  •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群体生态31-32
  •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生态系统32-35
  • 第四部分 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调查35-53
  • 一、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调查结果35-48
  • (一)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差异35-38
  •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现状调查结果38-48
  • 二、影响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现状原因分析48-53
  • (一)影响幼儿园安全教育良好生态现状的原因分析48-49
  • (二)影响幼儿园安全教育消极生态现状的原因分析49-53
  • 第五部分 结论53-54
  • 第六部分 教育建议54-57
  • 一、加强多方联系,实现幼儿全面发展54-55
  • 二、培养教师反思能力,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态平衡55
  • 三、树立科学安全教育观,,实现师幼互利共生55-56
  • 四、构建多元化教育,促进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56-57
  • 第七部分 研究不足及展望57-58
  • 一、研究的不足57
  • 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一 访谈提纲61-62
  • 附录二 初始问卷62-65
  • 附录三 正式问卷65-68
  • 附录四 观察记录表68-69
  • 附录五 观察记录表(举例)69-71
  • 后记71-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贵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能忽视[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9期

2 许军民;;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偶敏;浅谈企业员工安全教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邓国林;论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杨芳;;切实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吴莉娜;;试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李晓明;;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小元;;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9 柯艺灿;;浅谈新形势下学生安全教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4期

10 李开勇;冯维;;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树利;;狠抓安全教育 努力做好安全管理的预防预控工作[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2 李强;;“安全教育亲情化”文化氛围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3 宋树伟;;对安全教育与培训的粗浅认识[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锋先;;关于全民安全教育的思考[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岚;;浅谈提高班组安全教育效果的方法[A];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论文集[C];2005年

6 聂多文;;贯彻安评标准 落实安全教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王锋先;;关于全民安全教育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孟庆忠;;掌握职工心理状态正确进行安全教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刘新玉;;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全员素质[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永涛;;浅谈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教育[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胜;现代安全教育的机理与优化方法及其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永东;陇南市初中安全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伞东宇;小学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4 戴真;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维国;睢阳区高中安全教育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功;当前中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崔改霞;幼儿安全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龙昱霖;湖南农村小学安全教育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尹立;高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亚贤;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260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