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2 06:50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是我国建设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新实践,其旨在提升学前教育领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目标的达成,经历了中央——省市(自治区)——区县的过程,地方政府作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对政策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本文聚焦于区县级政府层面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过程,关注基层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作为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执行利益相关者,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利益博弈。研究者以N市Y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1名教育部门行政人员和10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进行深度访谈,在整理分析访谈资料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按纵向时间线和横向利益主体博弈相结合的思路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梳理,将Y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育部门是政策执行的主力,其一是就经费问题与财政部门展开博弈,二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民办园加入普惠行列;在第二阶段,民办园成为政策执行主体之一,财政部门的存在感逐渐降低,教育部门既是政策执行者,也是政策执行的监督管理者。在上述两个阶段的思路指...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疑问与猜测
        二、充足的研究空间
        三、现实所迫与所需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
        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过程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概念的相关文献
        二、有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的相关文献
            (一) 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整体描述
            (二) 有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的相关文献
            (三) 有关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相关文献
        三、思考与启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一) 访谈法
            (二) 文本分析法
第二章 普惠来了
    第一节 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要钱难”与“掏钱难”
        一、“要钱的事情很难做”与“蛋糕本来就不大”
            (一) 中央:只出政策不出钱
            (二) 财政部门:当家有当家的难
            (三) 教育部门:花钱而非赚钱的行当
        二、“完不成任务谁负责”与“我的钱怎么能给民办”
            (一) 财政部门:“政府的钱不能进私人口袋”
            (二) 无奈的胁迫:市区两级责任状
    第二节 教育部门与民办园:“要公益”与“要营利”
        一、“强制的惠民限价”与“合法的备案调价”
            (一) 限价:与法律条文相悖的政策规定
            (二) 两个标准:没有法律依据的压价“门槛”
        二、“降下来”与“补上去”
            (一) 补上去:降价的前提
            (二) 猜“成本”,定“标准”
    小结
第三章 普惠进行时
    第一节 教育局与纯民办园:“利益诱导”与“利弊权衡”
        一、额外的奖励:生均补贴和教师管理
        二、潜藏的收益:生源增加的可能
        三、民办园:对政府帮扶的期待
        四、教育局:强调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教育部门与国有资产园:“强制要求”与“无力选择”
        一、教办分园:区内区外有区别
            (一) 区内:必须办成惠民的童心园
            (二) 区外:无法办成惠民的K园
        二、公建民营园:恰好办成惠民园
    小结
第四章 普惠何去何从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间的差异
        一、奖补经费的“理想之维”与“现实之维”
            (一) 政府“按部分补足”与园所“自行划分”
            (二) “明细地讲解”与“笼统地发放”
        二、生源变化的“理想之维”与“现实之维”
            (一) 生源增加:有喜有忧
            (二) 生源未增加:矛盾的“低价”
    第二节 合作,非合作?
        一、打擦边球:红线以内进行创收
            (一) “高压线”下的招生规则
            (二) 办兴趣班的无奈
        二、消极遵从:被修改的工资条
    第三节 调价,不调价?
        一、修改文件:撇清调价与补贴的关系
            (一) 由差额全补到上限补贴
            (二) 不可变动的文件
        二、两难之选:调高价格或增加投入
            (一) 普惠园:不调少收入,调了就要调质量
            (二) 政府:调价要谨慎,不调要增加投入
    第四节 选择与期待
        一、民办园:留下,退出?
            (一) 留下:坚持与等待
            (二) 退出:想法与做法
        二、教育部门:惠民园还是公办园?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内涵及其政策价值[J]. 余中根.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奖补与收费办法及质量监管研究[J]. 杜新荣,吴琼,李贵仁.  幼儿教育. 2016(Z6)
[3]当前省级政府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吕武.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04)
[4]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政策的分析与思考[J]. 任保国.  学园. 2016(01)
[5]三地政府购买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政策的对比与思考[J]. 叶圣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6]推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海南省为例[J]. 庄小满,罗丽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23)
[7]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雷芳.  学前教育研究. 2014(11)
[8]教育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博弈逻辑[J]. 张国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2)
[9]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以“禁止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为例[J]. 王晓芳.  上海教育科研. 2014(01)
[10]政府与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J]. 吕苹,付欣悦.  学前教育研究. 2013(10)

博士论文
[1]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 邓凡.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 毕正宇.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研究[D]. 姜晓玥.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普惠性幼儿园的社会期待及普惠政策运行机制研究[D]. 王默.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高等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研究[D]. 朱迪.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82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3182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