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品牌经营中教育意蕴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7-10-30 23:04
本文关键词:论学校品牌经营中教育意蕴的提升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品牌经营 教育意蕴 提升 教育基础 教育意义
【摘要】:学校品牌经营指针对学校拥有的品牌资源和资本进行有效运作后,学校从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实现教育目标的行为过程。①它包括学校品牌的分析与定位、个性化设计、传播推广和更新维护等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学校品牌经营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而现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中学校品牌经营已出现的重“物”轻“人”,重“利益”轻“文化”等现象正使得学校品牌经营离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其中的教育意蕴也尤显不足,这是需要对学校品牌经营进行教育意蕴提升研究的必要性。而学校品牌本身所蕴含的教育特性,使得它和企业品牌存在本质区别,这是学校品牌经营中教育意蕴提升研究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以普通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学校品牌经营的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现实基础和教育意义这三部分的探究来提升学校品牌经营中的教育意蕴,以期坚实它的教育根基,也为学校管理者经营学校品牌提供教育性的思路。首先,学校品牌经营需要夯实它的教育理论基础,需要关注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对学校品牌经营构成的影响。教育哲学一直以来的研究思路是对教育价值导向的分析、批判和反思,其对学校品牌经营的影响包括:一是指引着学校品牌的经营,使其根据教育的三个价值取向发展,即个性化、社会化和文化化;二是教育理念代表着教育的基本取向和根本追求,学校品牌经营应随教育理念的革新而不断变革,此外,教育哲学一直持有的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也指引学校品牌经营不断反思和批判现有行为,顺应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也对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需用于引导学校品牌经营的方向。其次,学校品牌经营也要观照它的教育现实基础,其中教育的信息化和教育的服务性及教育的发展方式对学校品牌经营的定位、设计、传播和维护都存在影响。再次,学校品牌经营可以促进教育主体的发展,即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本身的教育意义。意义分为生存意义和发展意义,体现在以上三者中具体分别为:对学生的生存意义,有学生品德的形塑,其发展意义在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教师的生存意义指专业素质的提高,而发展意义包括教师情感的归属和自我的升华;对学校的生存意义有学校生存环境的改善,而发展意义包括三个方面:良好口碑的形成、“软实力”的提升和教育理念的深化。最后,在对学校品牌经营的未来展望中,教育意蕴的不断提升应是不可或缺的理念。学校品牌经营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教育意蕴的提升应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以不使其偏离教育本质,最终实现品牌经营进入教育领域的初衷——为教育服务。
【关键词】:学校品牌经营 教育意蕴 提升 教育基础 教育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7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问题的源起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核心概念界定13
- 1.3.1 学校品牌13
- 1.3.2 学校品牌经营13
- 1.4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13-19
- 1.4.1 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述评13-14
- 1.4.2 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述评14-19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19-20
- 1.5.1 研究内容19
- 1.5.2 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夯实学校品牌经营教育理论基础提升教育意蕴20-31
- 2.1 教育哲学与学校品牌经营20-24
- 2.1.1 教育价值导向指引学校品牌经营20-22
- 2.1.2 学校品牌经营应顺应教育理念革新22-24
- 2.2 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品牌经营24-31
- 2.2.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驱动学校品牌经营24-27
- 2.2.2 经营多元智能的学校品牌27-31
- 第三章 观照学校品牌经营教育现实基础提升教育意蕴31-39
- 3.1 教育信息化与学校品牌经营31-33
- 3.1.1 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发展31-32
- 3.1.2 学校品牌经营应如何响应教育信息化32-33
- 3.2 教育服务性与学校品牌经营33-34
- 3.2.1 学校品牌忠诚度与教育服务质量33-34
- 3.2.2 学校品牌知名度与教育服务质量34
- 3.2.3 学校品牌联想与教育服务质量34
- 3.3 教育发展方式与学校品牌经营34-39
- 3.3.1 教育发展方式的特征与趋势34-36
- 3.3.2 学校品牌经营应响应新的发展方式36-39
- 第四章 促进学校品牌经营主体发展提升教育意蕴39-45
- 4.1 学校品牌经营促进学生发展39-41
- 4.1.1 品德的形塑39-40
- 4.1.2 价值实现40-41
- 4.2 学校品牌经营促进教师发展41-42
- 4.2.1 提高专业素质41
- 4.2.2 情感归属41-42
- 4.2.3 自我升华42
- 4.3 学校品牌经营促进学校发展42-45
- 4.3.1 改善生存环境42-43
- 4.3.2 口碑形成43
- 4.3.3 提升“软实力”43
- 4.3.4 深化教育理念43-45
- 第五章 追求富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品牌经营45-48
- 参考文献48-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7-58
- 承诺书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靳希斌,任建华;论学校经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刘阳;闫建璋;;学校品牌的开发与维系[J];教学与管理;2012年01期
3 刘宝超;关于教育资源浪费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7年03期
4 闫德明;;学校品牌的涵义、特性及其创建思路[J];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5 刘欣;;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精神内涵比较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2期
6 杨清;;学校品牌建设的误区[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4期
7 丁念金;;中国教育文化中的最高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孙倩;;教育功能的研究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1期
9 谢达波;王赈阳;;学校品牌之核心要素[J];中国西部;2014年2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军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9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11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