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在深圳特区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在深圳特区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毕业生 理工科大学 社会适应性 深圳特区 选择率 发展能力 适应性分析 管理体制 专业发展 奖励机制
【摘要】: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在深圳特区的社会适应性研究俞晶深圳原是一个边睡小镇,经过改革开放15年的建设,,迅速发展成为拥有300多万人口。年国内生产总值近千亿元、在国内乃至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都市。这在当今世界是一个令人极有兴趣的司芬克斯之谜...
[Abstract]:......
【作者单位】: 深圳市人事局办公室
【分类号】:G464
【正文快照】: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在深圳特区的社会适应性研究俞晶深圳原是一个边睡小镇,经过改革开放15年的建设,迅速发展成为拥有300多万人口。年国内生产总值近千亿元、在国内乃至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都市。这在当今世界是一个令人极有兴趣的司芬克斯之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曼曼;来燕;;社会支持、就业非理性认知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2 袁沙生;;惩罚,一种心理怪圈[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3 ;国际[J];教育;2011年23期
4 曾霞;;确立以马斯诺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体制——论如何把城市知识人才引流到中国农村基层教育单位[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肖楠;;私立学校,教育的另类还是先锋?[J];新经济;2000年09期
6 马越野;张威;;浅谈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7 郭晓颖;;我国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8 朱健;;对我国过度教育的教育经济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9 何伟强;;英国新一届联合政府的教育政策发展动向——基于竞选纲领与施政纲领的解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杨淑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心理倾向及其调适方法[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小爱;;对甘肃省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蒋月君;朱雅君;严建雯;陈传锋;;高校毕业生的抑郁情绪与目标建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夏林;席升阳;;把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之探讨[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凌;李强;;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循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方珏;;关于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周明宝;;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宜中;;一位大学毕业生逃避面试的案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金陵;朱华山;冯用军;;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大学生评价中的心理学转向策略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一峰;2010届大学毕业生每人可申领500元[N];杭州日报;2009年
2 董洪亮;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支援西部教育事业[N];陕西科技报;2006年
3 记者 董洪亮;四部委联合启动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N];人民日报;2006年
4 马小宁;美国青年“支教”热[N];人民日报;2009年
5 周仕清;深圳让全体市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高爱华;53个名额空缺的背后[N];牡丹江日报;2006年
7 毕廷延;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元卿;大学生应增强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N];中国人事报;2007年
9 刘积仁;机会面前教育还需努力[N];国际商报;2009年
10 龚道敏;谨防“下乡支教”异化[N];中国教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晓丽;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绥;当代中国知识失业的教育学分析[D];燕山大学;2009年
3 杨翠英;包头市大学毕业生人格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纪军;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雨燕;个体自我评价、社会支持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思敏;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结构维度研究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1年
7 肖盈;福州市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书越;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黄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林赞明;个体信念系统在大学毕业生压力评价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5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5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