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树立新的教育观促进学分制的不断完善

发布时间:2018-01-14 18:06

  本文关键词:树立新的教育观促进学分制的不断完善 出处:《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实施学分制 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建筑工程 职业教育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才观念 创新精神 课程设置 为学生服务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分类号】:G472
【正文快照】: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人们总会联想到学分制 ,因为学分制中的选课制、选教制、选时制等制度 ,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 ,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 ,怎样来实施学分制并不断予以完善 ,减少学分制的负面影响呢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力;学分制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J];中国高教研究;1995年02期

2 马宏图,鹿淑诰;学分制述评[J];高等建筑教育;1988年01期

3 曹传明 ,李睿 ,王强;树立新的教育观促进学分制的不断完善[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4 苗玉凤,田东平;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5 闫敏辉;实行学分制 深化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07期

6 徐国庆;漫谈学分制[J];职教论坛;2005年18期

7 刘树明;学分制浅议[J];化工高等教育;1986年02期

8 王岩玲,周宗铸;浅谈学分制[J];中国电力教育;1986年04期

9 王金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J];高等农业教育;1988年01期

10 ;四年来试行学分制的回顾[J];高等农业教育;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菲菲;;对高等职业学院实行学分制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高明;;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的探讨[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曹凤;;关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马化龙;叶望;祖剑平;;网上选课制度的研究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苏佩文;;实行学分制后教材管理新举措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刘夕炎;袁俊;;基于A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吴旭云;王英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曹丹阳;李晋宏;魏金强;;基于学分制的智能排考系统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殷衡基;;建议开展医学工程学分制教育[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吴旭云;李志瑶;;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考[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洪亮 倪光辉 (本报记者 董洪亮);学分制:如何名副其实[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学分制要想成功,得让学分真管用[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彭德倩;大学实行学分制,如何激活学习[N];解放日报;2010年

4 记者 丰捷;我国高中将推行学分制[N];光明日报;2004年

5 关慧;学分制,为中职教改开路[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记者 张武明 实习生 谢灵思;高中课堂试点学分制[N];江西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永刚;追问“北京普高学分制”[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郭伟;学分制不唯“分”[N];河北日报;2009年

9 记者 马萌;徐州技师学院将推行学分制[N];徐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新雄;学分制 为何受青睐[N];广西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平;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忠林;三元学分制: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志云;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束剑华;中职学分制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牟悦;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潘秀珍;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海威;学分制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晓慧;试论我国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的理论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洪波;学分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红霞;我国高校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24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24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