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云南省高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15 11:06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高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干预性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高中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整群分层抽取楚雄、大理的4所中学6个班级高三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者分别开展以同伴教育、大型讲座2种形式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活动前、后用同一份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简称"国八条"的知晓率由83.5%提高到94.0%(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题目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更多学生选择远离毒品、避免性行为等正确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前汉族、白族、彝族学生"国八条"知晓率、问卷优秀率、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干预后,同伴教育组态度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大型讲座组(P0.01)。结论对高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健康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Methods Chuxiong was extracted from Chuxiong by cluster stratification. In 4 middle schools in Dali, the students in 6 class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carried out two kinds of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activities, namely, peer education and large-scale lectures, respectively by the trained health educators. Before the activities, the sam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ubjects. Resul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IDS among students was raised from 83.5% to 94. 0% (P0.01). The positive answer rate of attitude to HIV / AID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More students chose to stay away from drugs, avoid sexual behavior and other correct life behavio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wareness rate, questionnaire excellence rate and knowledge score among Yi students (P < 0.01). After health intervention, the total score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peer educ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arge lecture group (P 0.01). The form of health education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基金】: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资助
【分类号】:G479;R193
【正文快照】: 自1981年世界上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处于全国低流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1]。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资料表明,50%的HIV/AIDS新发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子玉;范引光;万德明;赵辉;;蒙城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2009年09期

2 王百锁;张璐;刘家政;毛照明;李蓓;常文辉;;陕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04期

3 王湘苏;黄明豪;刘志浩;;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年04期

4 师会芳;王明旭;王兵;徐晖;;我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01期

5 梁升禄;陆春;龙少康;郝晓鸣;秦小云;凌媛;韦文洁;;艾滋病预防青年同伴教育及其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20期

6 马迎华;王超;张新;李幼莉;张冰;郭新军;王静;;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7 孔文琦;潘勇平;马迎华;;北京市东城区2所中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2期

8 刘晓庆;刘洪庆;;在校中学生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12期

9 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题库信效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4期

10 张越新;褚文文;张晓霞;;对初中生开展生活技能教育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娜;徐静东;覃世龙;;武汉市某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2 邢浩杰;张淑;朱长才;;我国艾滋孤儿面临的问题及干预措施建议[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6期

3 周艳荣;;浅谈艾滋病健康教育[J];华章;2011年23期

4 邢素娟;何昌宇;邢运生;;唐河县高中生对多媒体与课堂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5 曾祥丽;李萍;马红昌;;项目地区暗娼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6 吴昊;朱伟;;河南某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7 许国峰;刘洪庆;崔可贵;;大学生与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吴晶晶;周新明;王培席;;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1期

9 黄巧云;韩云涛;李伟明;;昆明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10 林明环;;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晓晖;武汉市中学生教育与防止艾滋病扩散的政策和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Walid Bin Hosain;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翠平;农村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方式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11年

2 罗琴;IEC技能训练对改善工读学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效能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顾秀平;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和教师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4 赵存喜;安徽省两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及村干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5 许辉;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素;昆明市中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的评价[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李炜;民办高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防制现场干预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樊晓明;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9 于爱霞;卫校学生与高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10 黄巧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杰;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的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3年06期

2 吴昊;朱伟;;河南某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3 许国峰;刘洪庆;崔可贵;;大学生与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张文红,余林红;对479名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4年04期

5 李爱兰,李立明,马彩虹,叶广俊;北京市高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及避孕行为的现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03期

6 周利锋,王炳顺,涂晓雯,高尔生;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向未婚年轻成人提供避孕服务的态度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年04期

7 崔念,李民享,田爱平,谢黎,罗世媛,陈晓勤;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年性知识、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年12期

8 谢德容 ,李霞 ,顾小弟 ,徐康;280名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J];交通医学;2002年02期

9 李松柏,古小明,黄耀明;不同学科的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比较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2年05期

10 王正昱,许玉华,徐斌,洪平;大学生性观念调研[J];南京农专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佩贞;张弛;郭坚明;栾玉明;潘捷云;;卫生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2 王湘苏;陈潇潇;黄明豪;卫平民;杨国平;刘志浩;;江苏省大学生性观念及艾滋病相关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3 陈世海;杨艳;;南宁市部分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6期

4 杜晓娜;陈晶琦;张曼;;农村388名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5期

5 田素芝;杨鸿儒;阎俊平;解志考;任红;;227名警院新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霍建勋;杨翠英;;包头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2期

7 钟培松;戴依群;崔志伟;钱杰;;嘉定区中学生狂犬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0期

8 农丽萍;何波;张建明;李冰;;广西凭祥市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9 孔晓牧;赵春燕;张婧婕;王建;刘爱萍;郭琦;;北京市416名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9期

10 王君锋;徐俊杰;张新塘;王晓滨;黄芬;;合肥某地区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韩桂凤;徐守森;;体育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徐刚;;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女初中生相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杨爱华;;贵州4所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A];第二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4 梁小冬;朱克京;陈琦;吴少芳;李德云;陈一丹;丁建刚;黄海能;;2005年珠海市4—18岁学生急诊伤害调查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娄峰阁;;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认知调查及预警应急体系的建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赵伟明;崔美欣;李吴萍;杨静芳;哈志云;;宁夏吴忠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汪建宏;周靖平;;句容市星级酒店餐饮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何洪泽;艾滋病在迅速蔓延[N];人民日报;2002年

2 阿胜;改进城市卫生降低医疗花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巍;海南省基层地区中小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效果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姚捷;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其自杀行为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2 苏普玉;HIV/AIDS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应对能力训练[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3 郭书芹;健康教育对马鞍山市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4 孔浩;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青岛大学;2008年

5 苏颖;安徽省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宋玉华;合肥市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7 李军;饭店“打工妹”预防性病艾滋病同伴网络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支倩;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连续行为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8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28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