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学校特色创建的战略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18-02-08 09:53

  本文关键词: 学校特色 战略管理 PDCA循环 学校管理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学校特色创建的实践并依据战略管理理论,提出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由价值澄清、内涵厘清、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六个关键环节和要素构成。其中,价值澄清是前提,是学校确立特色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内涵厘清是基础,它为学校特色创建提供科学的认识论和有效的方法论;战略分析是学校特色定位的基础,起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战略选择是核心,它为学校特色发展确定了方向;战略实施是关键,它决定着学校特色创建的成败;战略评估是保障,它对学校特色创建进程进行监控并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上述六要素共同构成学校特色创建的战略管理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establishment and the theor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ath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reation from value clarification, connotation clarification, strategic analysis, strategic choice,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Among the six key links and elements of strategic evaluation, value clarification is the premise and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school to establish the strategy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nd the clarification of connotation is the basis,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and 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s. Strategic analys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 orientation, which plays the role of connecting the past with the future, connecting with the past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following; the strategic choice is the core, which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is the key, which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The strategic evaluation is the guarantee, it monitors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 creation process and provides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in time. The above six element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pattern.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特色创建模式与案例研究”(DHB1115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孔懿;学校特色形成的过程与模式[J];教育导刊;1997年Z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元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何元春,葛宁,杨洪辉;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杨丽华;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新目标[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4 尹淑华;新教材口语交际课实践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5 谢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唐旭辉;李雪;蒋华;;论网络教学模式[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唐旭辉;李雪;蒋华;;论网络教学模式[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丽琴;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王章豹,郑治祥;安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刘双红;试论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方晓辉;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式”阅读教学模式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姜雪婷;阶段性自我指导学习模式(SSDL模式)在高校女子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存军;语文互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欧阳锋;高中化学“协作探究”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郝英;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素质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卢艳;“主体活动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苏州大学;2004年

8 谭建辉;基于主题资源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禹双青;物理模型方法学习策略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成兵;军队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改革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伯君;;创建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品位[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2 邢真;学校特色不等于特色学校[J];中小学管理;1999年01期

3 李德敏;;学校特色构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1期

4 陈伦国;赵德敢;;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学校特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5 赵茜;冯晋婧;;如何认识和评估学校特色[J];中小学校长;2011年07期

6 闫振华;;学校品牌的创建关键在于建设学校特色文化[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7 赵茜;冯晋婧;;如何认识和评估学校特色[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4期

8 汤林春;也谈中小学实施战略管理[J];中小学管理;1998年03期

9 胡方,熊川武;两种管理“激励策略”的比较[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10 许洁;;山城学校观摩之悟[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元锴;;尊重文化多样 策划学校特色[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顾建忠;仲建毅;;《小学生“成功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3 王联荣;朱承敏;焦晓玲;;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试探民办学校教师的困惑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王颖;;师徒帮带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王美波;;以优质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沈立新;;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新习惯养成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9 严天贵;;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教育督导评价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10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特级校长 特级教师 金哲民;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N];东方城乡报;2011年

2 秦福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学校软实力建设的四个关键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孙孔懿;警惕“学校特色”的阴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刘晓阳;找准突破口 办出学校特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严长松 卞桂富;盐城盐都区吹响学校特色建设“冲锋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鲍仁 通讯员 鲁茂冬;学校特色建设的“海陵现象”[N];泰州日报;2011年

7 罗日荣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什么是学校的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吕峗;学校特色岂能随心所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朱慧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局长;校长应成为“思想者”[N];天津教育报;2010年

10 徐莉丽;创办学校特色 提升办学水平[N];成都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光;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建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林斌;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锡海;校本课程中的学校特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芊;校本课程体系在学校特色建设中的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杨梅;北大青鸟IT教育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皇甫静静;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芸;沈阳广泽教育学校的市场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光亮;校长个性与学校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赫一鸣;灾后重建中小学建筑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5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95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