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上海市宝山区青春期学生双眼协动参数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5 12:07

  本文关键词: 青春期 双眼协动参数 屈光不正 出处:《眼科新进展》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青春期学生屈光状态及双眼协动参数分布情况,分析并评价他们的双眼视功能。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在校12~15(13.25±0.78)岁学生631人(其中男325人,女306人),知情同意原则下,检查并分析视力、屈光度、主导眼远近立体视觉及双眼协动参数。结果上海宝山区青春期学生视力低常率为62.28%,其中男186人,女207人,等效球镜度数为(-2.14±1.75)DS,眼轴长度为(24.10±1.65)mm。远立体视存在629人(99.68%),2人不存在(0.32%)。近立体视:黄斑立体视觉478人(75.75%),中心立体视126人(19.97%),周边立体视20人(3.17%),无近立体视7人(1.11%)。调节灵活度(6.42±2.80)个周期,集合近点(5.73±1.29)cm,AC/A为(4.01±1.85)D。性别不同,等效球镜度数、近立体视觉和双眼融合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年龄、集合近点、AC/A、调节灵活度、远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眼不同屈光程度组的AC/A值、集合近点、调节灵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双眼协动参数的异常与屈光状态相关,提示我们在控制近视进展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双眼协动参数。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refractive state and binocular cokinetic parameters of adolescent students in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an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ir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Methods 631 students (325 males) aged 121513.25 卤0.78 years old in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the visual acuity, diopter, visual distance stereopsis and binocular synergetic parameters were examin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visual acuity of adolescent students in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was 62.28%, including 186 males and 207 females. The equivalent spherical degree was -2.14 卤1.75 DSs, and the axial length was 24.10 卤1.65 mm.There were 629 persons with distant stereopsis and 99.68m / 2 without 0.320.The near stereopsis: 478 people with macular stereopsis, 75.75m with central stereopsis, 19.9797 with central stereopsis, 20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stereopsis with 3.17m, with no 7 patients with near stereopsis and 1.111mm. adjustment flexibility was 6.42 卤2.80 cycles. Ac / A = 5.73 卤1.29 cm ~ (-1) C / A = 4.01 卤1.85 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equivalent spherical degree, near stereoscopic vision and binocular fusion function (all P0.05, age, AAC / A, adjustment flexibility, and so 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stant stereopsis (P 0.05). The AC/A value of binocular groups with different refractive degree was close to the se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justment flexibility (all P 0.05). Conclusion the abnormality of binocular cokinetic parameters is related to the refractive state of students in puberty, which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inocular cokinetic parameters in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 of myopia.
【作者单位】: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0252)~~
【分类号】:G47;R7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省利;卢炜;李林;林楠;;屈光参差与双眼视觉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6期

2 李强强;赵惠娟;朱剑峰;蒋惠芬;李明珠;;上海市宝山区5000名学生视力监测与干预情况[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5期

3 陈连萍;俞慧燕;;视觉刺激仪、凸透镜和三棱镜综合训练对儿童近视眼AC/A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6年01期

4 吕帆,徐丹,瞿佳;双眼协动参数在近视眼的差异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9期

5 王青;王勤美;;反应性AC/A等眼动参数在迟发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冰莹;陶黎明;;弱视与立体视觉[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2期

2 徐渊;赵炜;崔志利;;近视眼隐性内斜视患者50例戴镜4mo~5a随访[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1期

3 郭锐;洪德健;丁淑华;;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8期

4 罗俊;王平;;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10期

5 蓝方方;甘露;赵武校;;应用梯度性AC/A值评价屈光矫正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意义[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03期

6 谢祥勇;;儿童近视的中西医防治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余秀梅;张春燕;陈芳;陈志;;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眼调节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10期

8 洪剑威;;针灸治疗成年人迟发性近视眼50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5期

9 刘洪香;;分析眼屈光参差的症状及治疗[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10 肖婉莉;孙建宁;;近视患者AC/A率的临床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雷;2型糖尿病人血糖升高状态时眼调节力变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琦;青少年近视眼与隐斜视及近距离眼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德玉;针刺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调节幅度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侯力华;近视LASIK术后调节与集合功能变化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5 俞萍萍;青少年近视与眼调节参数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庞彦利;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调节与聚散功能的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李樝;LASIK对不同戴镜情况近视患者调节聚散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8 范春雷;眼正负相对调节力比值变化与近视眼发病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孔德言;近视眼的隐斜及聚散力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梁蕙;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协动参数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玲;王淮庆;;儿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研究现状与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3期

2 张秀娟;孙慧敏;李志清;苑晓勇;赵乐冬;吴淑英;;天津市蓟县桑梓村5~15岁儿童近视的调查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李林;孙省利;卢炜;;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双眼视功能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眼科;2006年05期

4 吕帆,徐丹,瞿佳;双眼协动参数在近视眼的差异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9期

5 邸保忠;青少年近视眼与AC/A率关系的研究[J];眼视光学杂志;2000年01期

6 李瑾,施明光,董枫;调节滞后与儿童近视关系的研究[J];眼视光学杂志;2000年03期

7 林智,高前应,黄娟,王颂科,陈翔;眼调节各因素与眼屈光不正的相关性[J];眼视光学杂志;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英;赵堪兴;郑曰忠;李丽华;谢培英;;天津市3~15岁儿童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调查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6年12期

2 靳梅;;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与立体视功能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朱文珲;廖瑞端;陈咏冲;冯涓涓;;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治愈后立体视觉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1期

4 雷玉;屈光不正儿童与正常儿童立体视觉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3期

5 尹苏建;屈光不正与立体视觉[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5年03期

6 孔德兰;儿童屈光不正与立体视觉[J];临床眼科杂志;1998年04期

7 成娟娟;卢炜;;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前后立体视觉的临床初步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年01期

8 雷玉!528000;屈光不正对儿童立体视觉的影响[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1年02期

9 孔德兰,李超,杜学玲,王晓丽,杨华;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敏感期临床研究[J];眼科研究;2003年04期

10 张益林,于秀浚;弱视与立体视[J];眼科研究;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瑞端;苏毅华;陈立勋;;立体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阎冰;赵占娟;迟洪华;;立体视觉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曹桂莲;;儿童眼球震颤矫正术的立体视觉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李建阳;王健英;陈宾;;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近立体视觉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郑广瑛;杜君;张金嵩;;近视散光发展过程中阻碍远立体视觉形成的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郑广瑛;杜君;张金嵩;;散光对远立体视觉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敏;刘毅;朱建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参差后的立体视觉[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刘向玲;刘爱琴;;影响微小度数斜视立体视觉锐度发育多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新梅;曾骏文;郑玲;刘琼;吴捷;;弱视立体视缺陷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志昕;谢培英;;超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高度屈光不正的优势[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海;青少年屈光不正散瞳验光有必要[N];科技日报;2006年

2 奚雯;弱视的危害比近视更严重[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副教授 张健;什么叫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有何不同[N];大众卫生报;2006年

4 单纯刚;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用眼的“小毛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北京武警总队医院眼科 副主任医师 陶海;立体视觉怎么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刘席;还弱视儿童明亮的双眼[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谢培英;屈光不正 怎么配镜[N];大众卫生报;2005年

8 禾丰;头痛与屈光不正[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 陶利娟;孩子屈光不正应及时配眼镜[N];大众卫生报;2008年

10 叶李文;你的眼是否“屈光不正”[N];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明子;青少年屈光发育数据库的建立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曹正林;人眼波前像差测量与矫正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张运海;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关键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刘睿;单色光对豚鼠和恒河猴眼屈光发育及光谱敏感性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杨艳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角膜热成形术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飞;单色光诱导的豚鼠近视眼中黑视素和褪黑激素受体-1A表达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俏;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比较及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周少博;近视眼LASIK术后调节变化及手术前后调节致眼前节结构变化的比较[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刘文陆;基于激光热凝固效应的眼角膜屈光矫正原理及预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萍;透镜诱导豚鼠眼屈光状态的改变及豚鼠近视眼巩膜中MMP-2、TIMP-2和生长因子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菲;Randot立体视检测图对弱视儿童立体视锐度的临床观察[D];浙江大学;2008年

2 潘春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立体视觉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3 吴章友;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前后立体视觉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4 朱超;近视眼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及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觉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郭华;远视性屈光参差不等像视与立体视的相关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6 李茜;近视眼调节和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状况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璐;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觉及对比敏感度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8 李娟娟;大理50岁及以上农村白族人口屈光不正患病率和相关因素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皮练鸿;重庆市永川区学龄儿童屈光不正及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樝;LASIK对不同戴镜情况近视患者调节聚散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3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513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