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

发布时间:2018-04-23 11:44

  本文选题:班级管理 + 自主参与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摘要】: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 ,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其基本理念包括 :班级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自主生活的场所、自主发展的场所。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促进学生参与 ,开发学习潜力 ,展示学生的个性 ,引导每一个学生实现自主发展。
[Abstract]:The basic idea of the class management is to make the management itself a kind of educational power , promote the students ' participation , develop the learning potential , display the students ' personality and guide each student to realize their own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基金】: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项目课题编号 :学会 (2 0 0 1) 14号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伟,束路西;论教育创新与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现代化[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2 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薛国凤;关于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姜焱;杨光泉;;课堂和谐氛围构建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沈卫华;论控制主义的班级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6 王新忠,董凤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田春利;重点高中班主任班级观念的实证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任儆;信息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9 黄晓星;;“学生评教”意欲何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10 吴中英,吴晓林;发现化学之美 感悟科学魅力[J];化学教育;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耀雄;试论素质教育导向的小学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潘杰;班级组织隐性德育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学菊;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慧珍;兰州市初中班级团体凝聚力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傅红;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以德为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畅;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宏;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主体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史小红;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栋;新班级管理经验谈[J];中国民族教育;2000年03期

2 陈莉琴;论班级管理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10期

3 李建文;谨防班级管理中的“马太效应”[J];天津教育;2002年11期

4 赵敏;论班级管理的职能及其意义指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5 江丽丽;;过程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6 胡红玉;;使用“积分激励”制度,有效促进班级管理[J];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12期

7 李涛;;热议班级管理中的“经济惩罚”[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8 杜元伟;《孙子兵法》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1996年Z2期

9 朱广义,刘成志,张艳;岗位责任制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尝试[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王明月;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铎;;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问题与建议[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心领;;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创造性个性[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长锋;;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恒平;;班级管理:回顾与前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张斌;夏细梅;;让每一朵花都在阳光下开放——班级管理行为纠偏案例之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邵萍;;智慧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说说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4年

7 李静;;班规治班——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向兰花;黄庆坤;;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民办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个性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樊秀芸;;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研究及激励方式的运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廖全忠;巫文晖;刘水平;;“三心二意”为人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建军;班级管理是一种服务[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徐吉连;自评互评是班级管理的好形式[N];莱芜日报;2009年

3 沈萍;浅谈班级管理的方法[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陶先桂;浅谈班级管理[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何丹龙;“破窗理论”与班级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陇南市武都区五库九年制学校教师 冯登仓;班级管理应做到“三心”[N];陇南日报;2010年

7 广东省潮州农业学校 陈丽敏;管理科学化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N];潮州日报;2010年

8 固始凤凰初级中学 黄全;班级管理,奏响爱的主旋律[N];学知报;2010年

9 崔楠 王建军;古代辩证思维方式对班级管理的启示[N];天津教育报;2010年

10 喻文丽;班级管理与学生能力的培养[N];伊犁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雷山;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香梅;班级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梅;班级中的规范与自由[D];西南大学;2010年

3 白云霞;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淑红;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袁川;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素娥;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1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91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