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校长培养途径的探索
本文选题:培养途径 + 中小学校长 ; 参考:《中小学管理》2001年1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分类号】:G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云,张燕;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调研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2 张丽娟;;张无常的灿烂岁月[J];美文(少年散文);2006年03期
3 房爱林,邓庆民;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校长心理问题的分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中国农村校长的典范——范新民[J];教育管理;1994年01期
5 李心;;谁主沉浮:商海荡舟的农村校长们[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年04期
6 王俊;农村的孩子[J];少年文艺(南京);2004年11期
7 高葵芬;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管理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校长班论文集的分析与归纳[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三好生”[J];课外阅读;2004年06期
9 兰祥;;宽容[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年03期
10 徐兴德;好校长陆景勤[J];安徽教育;198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光宪;高小霞;;回忆周培源校长二三事[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2 殷树凤;;校本管理中的校长角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福建师大副校长胡晓莺在座谈会上的讲话[A];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辑[C];2001年
4 齐雪信;;浅谈校长的管理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陈以鸿;;大哉夫子——纪念唐校长诞生一百三十周年[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在主论坛暨开幕式上的致辞[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主论坛暨开幕式上的致辞[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8 陈建设;;在新课改中当好校长[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何天淳教授致辞[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宇颖;张淑华;张晓丽;时勘;;中学校长对教师参与学校改革的态度之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肖邋王丽萍;生命之树常青[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程墨 苏婷 实习生 邵振纲;一位乡村校长的痴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段艳霞;校长轮岗制:新瓶装旧酒[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德邻;和学校一起成长的“草根”校长[N];无锡日报;2006年
5 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中学 赵复平;新形势下校长应担当怎样的角色[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彤宇 通讯员 迟克举;“小教”最需“大环境”[N];科技日报;2000年
7 邳州市白埠中学 汤相普;中小学校长“四字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本报记者 赵显坤;实践:让学生练好“内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留洋”校长:办学的新视角新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孙双金;我与教师同教同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瑜;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腾蛟;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其宏;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李海红;论20世纪60年代农村“四清”运动[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叶君;农村·乡土·家园·荒野[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芝;校长和书记的权力关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文;校长课程领导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少朴;对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校长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8年
6 王洪斌;中学校长职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玉凤;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光;中小学校长交往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涛;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0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007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