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管理中的激励
本文选题:学校管理 + 激励 ; 参考:《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9期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核心问题。在学校管理中,应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要正确处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激励与外激励等关系,充分重视感情激励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和向教学一线倾斜。
[Abstract]: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core problem of modern management. In school management, appropriate incentiv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agement object.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centiv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centives, an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emotional incentives, adhere to "fairness, justice" and tilt to the teaching line.
【作者单位】: 攀钢职教中心;
【分类号】:G4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炜岚;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安装;2003年04期
2 刘辉;;教育方式的归因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彦博;;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张立军;;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刘慧芳;曲晓辉;;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北京档案;2011年12期
6 王炳明;;领导视角中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张文桃;;如何实施柔性管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01期
8 王福军;冷怀明;李勇;;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人审稿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编辑学报;2011年02期
9 常三军;;学校领导艺术探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常三军;;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梅雄;;浅谈艇员人际关系对船艇安全航行的重要性[A];船舶航泊安全的新经验新技术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陈志高;;新课标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万刚;竞技体操创新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广新;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魏光兴;公平偏好下的报酬契约设计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政堂;新时期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成军;戒毒社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潇;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激励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马赛凤;兰州大学学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谢小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下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偶智;南京市机关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选择偏好的比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莹;艺术类院校师资培训管理及创新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杨祖胜;激励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侯长华;我国中小学执行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雪芳;园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玲;长沙市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潇潇;拓展训练在企业精神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与价值[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雪峰;;体育教师管理中激励手段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2 蒋爱国;;浅谈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1年10期
3 岳敏;激励: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雷丽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03年07期
5 刘玉燕;;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人本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8期
6 吕兴强;;“方”与“圆”的管理艺术[J];中小学校长;2011年01期
7 张达;;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文管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1期
8 赵国军;;学校管理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J];吉林教育;2007年09期
9 黎荷芳;;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2期
10 宋大力;于凤银;;以人为本构建以激励为核心的教师管理模式[J];黑河教育;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祥华;周德群;梁磊;;手段工程学论纲——系统工程学的新分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李秀林;王国志;;多种手段自杀、自伤1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利;;绩效管理与以人为本[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苗瑞;;试论新形势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5 赵世平;;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心理学分析[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国强;;信任的经济理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传风;;教师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影响的诊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崔文科;曲衍华;宋文著;;关于发展我国高科技环境监测手段的思考[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施晓棠;;学报编辑行为激励[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10 陈均;;浅谈测绘产品的检查检验方法与技术手段[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茅卫东;服务:学校管理者的价值所在[N];中国教师报;2008年
2 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现为党总支书记 冯文昭;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合格的高中学校管理者[N];新乡日报;2008年
3 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吴锡龙;学校管理者需要矫正的N种思维偏差[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徐吉志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王国华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学校管理者要学会做三种人[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徐吉志;校长,,你做到“管理无痕”了吗?[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三中 周杰民;将“顺畅沟通”进行到底[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太原得盛福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震 深圳恒丰首饰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于斌;品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N];中国黄金报;2005年
9 钱忠友 江苏省姜堰市官庄中心校;在教师的“弱点”中发现亮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黄标;规模是手段不是目的[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继兰;企业员工知识贡献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赵振元;员工持股计划在国有高科技企业改制中的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冰洁;企业控制权安排及控制权效率改进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边文霞;保险欺诈问题博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冯淑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才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吴敏;企业领导行为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谭云清;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有效性: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林燕凌;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爱东;在华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霞;中小IT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王彦博;河南省高校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闫越琦;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孙丽辉;吉柴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俊刚;NY银行员工绩效考评与激励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胡克;中爱眼科医疗专业人才的激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林烨英;高校人事代理人员的心理契约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8 邵冰;上海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薪酬方案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孙辉;基于非对称溢出效应的企业合作研发激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丁嘉雷;中西方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比较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6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94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