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问卷在中学生中的应用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100062
【分类号】:G4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英;石福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9期
2 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3 黄雪梅;宋惠琼;罗健;;团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4 刘爱敏;;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测查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5 冯铁蕾,曾延风,姜羡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吴霞;赵晋湘;邓庆华;杨学峰;;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心理调试浅谈[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8 周如东;李淑娜;郭洪波;;近五年理工科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王集杰;李扬;郑晓辉;;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侯志红;徐成娟;王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评定及筛查研究——兼论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应用中的几个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吴玉梅;;小议“中学生在校认‘兄妹’、‘姐弟’”之现象[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8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高歌;让学生知道情为何物又何妨[N];镇江日报;2007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8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9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10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5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7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问卷的编制及人格特点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陈才英;中学生性道德健康教育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岳仓锁;甘肃省平凉市中学生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梅;网络语言影响中学生语用情况的调查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吕文玲;中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4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17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