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10-31 19:00
【摘要】:校长职务的身份结构主要包括学术身份和行政身份。以行政主义为核心 ,以高考意识形态为辅助 ,两种外部力量共同完成了我国校长职务两种身份分离的过程 ,其结果是形成了当代校长职务行政身份凸显、学术身份“失重”的非常态结构。它对学校领导与管理造成的现实后果是 :行政管理取代学术领导 ;权力运作方式强制多于沟通 ;资源分配带有倾斜性。校长学术身份重构主要通过校长管理的制度安排完成
[Abstract]:The identity structure of the principal's post mainly includes academic identity and administrative identity. Taking the administration as the core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the assistant, the two external forces have jointly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separating the two identities of the principal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sult i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identity of the post of the contemporary principal is prominent. The abnormal structure of weightlessness in academic status. Its realistic consequence to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s that administration takes the place of academic leadership, the mode of power operation is more compulsory th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inclin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incipal's academic identity is mainly accomplished by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Principal's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 (AAA0 30 0 1)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东娇,曹君红;教育混沌现象的传播机制解析[J];教育科学;200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鲍东明;[N];中国教育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谈儒强;;教化之基 养正之所 贤才之薮——以清末以降合肥地区私塾教育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从光梅;;建国6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刘敏华;中师教育50年回顾[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王全乐;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7 生兆欣;;垦拓之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较教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8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景晓平;;京师五城中学堂与清末中等教育近代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10 邱志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2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谈儒强;;对“文革”前十年间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李玉非;;新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始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朱晓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经验教训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韩清瑞;姚加惠;;建国初私立高校转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汪行福;;从哲学到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理论的后哲学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学雁;金融时间序列模式挖掘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蕾;阿尔派中国E-HR实施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平华;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万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因分析及历史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菊虹;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学校班主任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凌;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蔡丽红;福建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胡培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学纯;;郑子瑜:被“修辞学史家”遮蔽的学术身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宫留记;;是哲学家还是社会学家——从布迪厄的学术轨迹评其学术身份[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陈晨;;谈拜厄特《占有》中的身份焦虑与重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琼;;中国在澳访问学者身份的构建与协调[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静;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视角下个人简介程式化语言中的作者身份[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03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303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