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两难教育法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04 15:09
  两难教育法是道德教育中破解道德困境的具体教学方法。两难教育法具有道德推理的过程性、多种可能的想象性以及激发思维创新性等特点。面对涉及两难困境的道德情境,当个体思想困惑、纠结难以做出判断选择时,选择使用两难教育法是道德教育的题中要义。通过对受教育者道德思维能力的预判、两难道德问题的精心梳理、围绕充分的课堂讨论等环节,以及有效地进行反思、总结等步骤,建构完善的两难教育法应用机制,从而助力实现育人目标。 

【文章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23(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两难教育法的内涵与特征
    (一)道德推理的过程性
    (二)呈现多种可能的想象性
    (三)提升思维层次的创新性
二、两难教育法的适用条件
    (一)道德问题涉及两难困境
    (二)思想困惑的外化需要
    (三)教师的主动选择
三、两难教育法的应用步骤
    (一)道德思维能力的预判
    (二)两难问题的选择
    (三)充分的课堂讨论
    (四)有效地反思与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想象力与道德教育[J]. 高德胜.  教育研究. 2019(01)
[2]“思想分析”基本问题论纲[J]. 王习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3]道德讨论策略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 叶晓云.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4]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J]. 钱广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5]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 鲁洁.  中国教育学刊. 1994(06)



本文编号:3475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75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