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治理中的公共协商:内涵、意义与优化
发布时间:2017-05-28 04:00
本文关键词:学校治理中的公共协商:内涵、意义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共协商作为教育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当前的学校治理实践中,还存在协商议题受限、过度筛选主体、主体协商意识不足、协商程序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应采取明确协商议题范围、提升主体参与度与协商意识、规范协商过程、监督协商结果和公开校务信息等对策,优化学校治理中的公共协商。
【作者单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校治理 公共协商 教育治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880066) 2014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14B202)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教育治理是一种重要的以利益表达、协商和保障为重点的利益调整机制,它改变了传统封闭单向维度的利益表达机制,致力于建设多方利益主体或组织共同参与的利益表达平台和决策参与渠道。”[1]教育治理的内容与机制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公共协商作为教育主体利益表达、沟通与协调
本文关键词:学校治理中的公共协商:内涵、意义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0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