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21 12:25

  本文选题:高职教育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9期


【摘要】: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契合,二者的教育类型具有一致性,也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改革实践诉求。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应着眼于以下方面:专业设置体现行业或社会领域需求;构建基于工作实际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训和研发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环境和机会;强化学术型和实践型高级专门技术人员合作互补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建设。
[Abstract]: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ev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type, their educational types are consistent, and they also have consistent educational reform practical demand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form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pecialty setting reflects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or the social fiel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actical training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real professional practice environment and opportunitie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utors" teachers who coopera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enior specialized technical personnel.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学科建设促进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JJXTW10-24)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孙晓静;;试论国际化背景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菊兴;试论高校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孙道远;福斯特农村教育思想对农职教立足“三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詹先明,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吕一中;TAFE学院中的教师[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张雅敏;;职业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10 张旺;世纪之交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耀建;钱维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如皋地区的调查为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课题组;王联军;江守广;;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和研究》结题报告[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和研究》山东课题组结题报告[C];2005年

4 孔蕊;孔繁清;;试论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5 刘传德;;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模式[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6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罗尧成;;创新性取向下的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策略[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志刚;郑存库;;论一般地方高校的个性化发展[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卢勃;;高等教育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兼谈高等教育的本体存在问题[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2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吴庆华;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中南大学;2002年

6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树成;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之历史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杨彦如;美国社区学院和岗位不确定工人培训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遂成;刘荣志;;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4期

2 刘传琴;杨宁宁;;谈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珍;;深刻领会《规划纲要》精神 推动学院教学改革[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张富洪;;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职业化之路[J];职业时空;2011年08期

5 渠川钰;;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理念及其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邢运凯;;论高等教育类型观视域下的通识教育[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7 彭继跃;;改革创新实验实训教学 促进就业创业能力提高[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8 ;要刊要点[J];教育;2011年17期

9 周子良;;高校常识[J];考试与招生;2011年Z1期

10 ;西安思源学院[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作兴;;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2 许华春;;以育人为中心 努力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维利;;就业导向力促高职教育强势发展——2003、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文娟;;浅谈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建设[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王芳;;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素质教育初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王曰松;王同晖;;试论校企合作办学在我国高等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地位[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澎;欧阳s揖,

本文编号:1919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19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