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生低龄化倾向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8-06-03 09:49

  本文选题:教育硕士 + 低龄化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5期


【摘要】:通过比较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届教育硕士生的入学年龄,分析教育硕士低龄化倾向的事实与形成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从教育创新、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6个层次16种应对策略。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admission age of the third year education master students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s, the cau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low age tendency of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ix levels of 16 coping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学智;教育硕士工作满意感与离职倾向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李蕾蕾;对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9期

3 ;湖南大学2008年招收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4 李章泉,王洪松;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5 袁锐锷,易轶;美国大学以优秀教师标准重设教育硕士课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1期

6 武玉国;韩延伦;;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科学性问题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桂建生;;论教育科研论文的本质、特性及分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奉美凤;;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年01期

4 郑柳萍;颜桂炀;林深;;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6年01期

5 李志平;;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教学方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年14期

6 赵卫菊;;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来自美国NBPTS等优秀教师评价的启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玉环,王亚平,李谱华;高校农科中职师资培养模式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8 李子江;;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倾向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9 朱新根;;论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及其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嘉毅;赵志纯;;教师离职意向研究述评[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刘佳;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文曦;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卢丹丹;面向小学教师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戴娜;领导授权行为、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朱旭;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课中的运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丁洁;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静;美国优秀教师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李燕;信息技术与职校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玉静;商业银行组织公平性、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辛涛,邱炳武,申继亮;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2 周建达,,林崇德;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1期

3 陈卫旗;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结构及其与离职倾向、工作积极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国强;贺岩;;青少年思想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9期

2 涂春景;王玮;杜和平;;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MATLAB灰色预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3 李素芳;;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4 黄红;王琳;苏光;;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路径探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尚华萍;;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创新策略的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04期

6 何新慧;;河南省举办市(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经验交流暨站(所)长培训会[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03期

7 汤肖丽;;2~3岁婴幼儿游戏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8 斯日古楞;;师范类预科生学习策略的差异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易群亮;;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谢倩;;欧洲学校外语教育发展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向东;陈思思;;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殷红博;耿中津;;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发展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4 ;超重和肥胖危害着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A];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9:关注儿童肥胖 远离慢性疾病[C];2009年

5 潘建斌;;河北省家禽疾病发生趋势与治疗对策[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6 朱蓓;肖军;袁道凌;;黄姜产业清洁生产驱动机制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李志强;温建芳;;企业家制度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王小龙;蔡军;;寻找创新的DNA——对当前本土企业设计战略的趋势研究[A];创新设计管理: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于海东;田启华;吴昌林;唐文惠;;金融创新微观动机和监管的匹配机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朱连清;冯斯奕;;航天科工九院2004年至2008年445例结石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瑜 实习生 慕素娟;流浪儿童救助迫在眉睫[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晨;海外留学生权益期待有效保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唐志勇 通讯员 彭文斌;湖大专家来德山传授企业创新策略[N];常德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丽哲;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队伍和基地建设[N];抚顺日报;2010年

5 古闻;内蒙古多措并举打击传销[N];中国工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本报通讯员 赵小鸥 金良成;沉迷网游催生90后“蜘蛛大盗”[N];法制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颖洁;儿童社交网站崛起惹争议 七成网民赞同“网络分级”[N];通信信息报;2010年

8 记者 仇逸 杨金志;教师流动可试“无校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本报记者 潘红;成长的烦恼何其多?[N];大同日报;2010年

10 记者 万馨;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增多[N];滨海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龙山;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渔业生物学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杨雪梅;商业银行组织创新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淳;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大鼠颈髓慢性压迫的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4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一鸣;模块化产品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董海燕;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学习生态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军锋;新时期河北省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4 刘闲月;产业集群网络特性对其创新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5 王晓鹏;动感地带品牌低龄化市场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赵新;XX网通转型中的服务创新分析与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张勤;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创新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严英;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其走向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9 龙灵琦;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任翔;我国民航机场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2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72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