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生社会能力培养探析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demand and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new period,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social ability should gradually become a key point in the work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ning of postgraduates' social ability,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aspect of 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abili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Shandong University in the aspect of postgraduates' social abilit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曲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楼成礼,孟现志;新时期研究生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2期
3 袁文霞;朱红;李军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10期
4 马冬卉;李毅;;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指导[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5 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6 尹发跃;;我国研究生就业前景预测思路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7 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8 孙孝文;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分析[N];中国人事报;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峰;全球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冲击及其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陈思玉;;成人心理发展与成人教育[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3 谢洁茹;;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中国德育;2008年11期
4 熊博晖;研究生教育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唐福华;黄迪皋;黄敏;;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3期
6 韩晓娜;;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李俊;;创新与发展: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新基点[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刘红奎;仪建红;;大学生专业能力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8年13期
10 刘玉泉;李一鸣;;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彩莲;新时期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与展望[D];华侨大学;2008年
2 梁志伟;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郝世煜;我国田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及对策[D];河南大学;2009年
4 赵丽媛;高校研究生素质教育评估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盈;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伟;导师资助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钟旎;研究生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莉;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朱巧英;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吟;以能力本位的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借鉴[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陆亭;“十五”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发展目标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杨梅;迎接挑战 开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Z1期
3 陈厚丰;吕敏;;扩招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楼成礼,孟现志,童晓明;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之体系建构[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1期
5 李莹;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佟福锁;;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6年06期
7 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8 程纯;陈欣;;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9 张勇,刘雪斌;世界就业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2 ;何东昌谈研究生教育[J];w,
本文编号:2121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2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