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8-10-08 07:51
【摘要】: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通过明晰创新主体,建立创新驱动的催生机制和培育适宜创新的环境,以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Abstract]: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doctoral educ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doctoral education in China urgently needs to change from factor driven to innovation driven. Through clarifying the main body of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ng suitable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doctoral education can be driven by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建设办公室;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QG01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八:质量与水平”(课题编号:AGA080340)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青梅;孙晓燕;;知识团队成员的负激励管理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9期

2 张淑林,裴旭 ,陈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6期

3 谢延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历程、成就和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雪林;高校研究生院将扩至百所[N];文汇报;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在根;张举兵;李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机制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朱锦余;胡春晖;;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理念创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5期

3 唐文焱;高薇;;论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必然趋势[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包水梅;魏玉梅;;对建构我国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新框架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孟洁;谢安邦;;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历程解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Z1期

6 蓝天水;;交互: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7 郭时印;;对发展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洪霞;2001-2005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浅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杨恒山;邢彭龄;梁怀宇;;统考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农科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1期

10 王素月;;完善导师遴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秦风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美国大学学士学位学术标准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泽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怡英;博士、硕士学位点授权审核制度的沿革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怡;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建永;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王娟;我国艺术硕士(MFA)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纪楠;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8 郁冬;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企婷;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建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谢君君;论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中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范琦;马婕;雷健;;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廖冰,杨秀苔,张文汉,张迅;团队激励模型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3 石中英;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0年回顾和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汤剑文;;负激励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邵建平,何雁汀;激励模式的优劣性比较研究——“威胁激励”初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6 廉志端;现代组织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负激励的作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张文修,王琳;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Z1期

8 赵沁平;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作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文玲;韩洁;;从宏观角度分析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现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2 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万钢;;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中国发展;2010年01期

4 傅白水;;浙江向创新驱动转型[J];观察与思考;2010年04期

5 ;《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一书出版[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6 解雯;;基于培养机制改革的博士培养质量监督体系构建[J];高教论坛;2010年05期

7 童明荣;;以创新推动宁波港转型发展[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0年05期

8 筱侠;;《李良玉史学文存》出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饶燕婷;;挑战与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动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3期

10 庞凤喜;汤湘希;刘一欧;;加强过程与环节控制是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俊龙;王希泉;徐佩;;企业非市场行为的战略化路径:基于创新驱动的观点[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闭煜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崇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3 刘玉玲;;中医护理如何走出发展困境[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穆荣平;;创新型国家建设若干问题思考[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5 柳卸林;;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新态势[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专题报告三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报告[A];湖北省投资环境蓝皮书(2008)[C];2008年

7 闭煜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崇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卫东;刘兴远;郁明华;李宝会;宣严;;向创新驱动阶段跃迁:挑战与抉择——加快推进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探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徐铁英;;大学管理者、政府及大学组织对美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影响[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项健 邹一娇 本报记者 靳晓燕;博士是“读”出来的吗?[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田舒斌 李灿 徐机玲;罗志军:在“创新驱动”中加快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本报记者 郭涛;朱克江:江苏须转向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轨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芳;创新驱动需“走几着好棋”[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罗冰;创新驱动:亦庄样本[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田舒斌 李灿 徐机玲;罗志军:在“创新驱动”中加快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本报记者 罗冰;创新驱动:亦庄样本[N];科技日报;2011年

8 本报通讯员 项健 邹一娇 本报记者 靳晓燕;博士是“读”出来的吗?[N];光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郭涛;朱克江:江苏须转向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轨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芳;创新驱动需“走几着好棋”[N];江苏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胥秋;大学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袁同成;量化考评制度与学术人的著作权惯习[D];上海大学;2010年

5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李景峰;企业知识运动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9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勤;基于国家竞争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孟丽芳;医学博士质量核心评价指标的分析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孙薇;基于研究生教育机会成本的研究生资助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晓辉;师生关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樊慧;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在读博士生科研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丁学芳;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文化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凌云;美国PFF项目对我国高校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立迁;基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5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55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