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15:08
【摘要】: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与建议,为各培养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的参考。
[Abstract]:Using Delphi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expert interview, from the enrollment situ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academic thesis and social eval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s and suggestion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all training units and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二系;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商业大学体育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曹健;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张惠君;;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年01期

4 宋杰;孙庆祝;;体育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体育学刊;2006年05期

5 娄方平;李国泰;;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欧阳明;饶钦焕;杨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3 吴力;朱昆荣;;对体育类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第一健身俱乐部;2010年13期

4 李大富;;对我院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李春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及质量控制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3期

6 曹丽丽;李庆有;;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7 张国栋;庄长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位教育的现状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年03期

8 曹彦锋;曾长城;;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刘磊;梁冬冬;;中国大陆与台湾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钦焕;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1年

2 蒋桂芳;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丽;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4 杨谊博;对云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企婷;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建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倪云格;对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郑继超;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陶成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光;全日制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中日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余达淮,姚纬明,任旭华,曲永岗;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汪昌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4 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孙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唐成,孙卫国;体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6 谭政典,周兰君;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5期

8 吴家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意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11期

9 吴启迪;;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5期

10 陈谷纲;陈秀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茂勋;从过程观与状态观的视角看教育质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耀农;关于当前在职研究生若干紧迫问题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5年S1期

3 苑萍,马兆明,郭桦;以兼职指导教师制度为基础,促进德育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06期

4 张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柯卫;浅论在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1期

6 黄守星,黄尚峰;应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彭智海,,金林;为高年级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的尝试[J];医学教育;1994年01期

8 ;2000年继续招收“在职研究生”[J];计划与市场;2000年05期

9 ;在职研究生考试[J];河北自学考试;2001年06期

10 牛凤芝;浅谈进一步做好在职研究生教育工作[J];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峰;林松;祝媛媛;;构建教师学术、技术水平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中势在必行[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孙姣;王德武;张少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3 韩富春;宋建成;许春雨;;关于多元化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4 毛志强;杨德辉;;学风的概念与评价体系[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杨静;赵树国;吴英泽;苗奇;;加强实验教学督导,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质量[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6 范其伟;刘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7 程伟华;;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现状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史秋衡;陈萦;;美国高等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增年;徐立清;邬国扬;;教学督导与评估长效机制构建[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晓萍;;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郭军;坚持科学发展 提升教育质量[N];临汾日报;2009年

2 上海市特级校长、建青实验学校校长 吴子健;让研究学生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智慧阶梯[N];文汇报;2009年

3 权希安 伍义涛;西安指挥学院借考评提高教育质量[N];人民武警报;2010年

4 小元;在职研究生要读个明明白白[N];科学时报;2000年

5 王汝发;保障教育质量至关重要[N];光明日报;2004年

6 江苏大学党委原副书记 陈国祥;教师教材学生“三变”: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N];科学时报;2010年

7 吴学安;“召回返读制”是对教育质量的承诺[N];光明日报;2004年

8 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高级讲师 钟克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N];广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 苏永生;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10 袁建胜 陆琦 陈彬;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本科评估何去何从[N];科学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杰;战略性大学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8 罗建国;我国学位授权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2 刘吉良;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丽梅;论教育质量[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李婷婷;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评价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蔷薇;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金义华;高校学生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李文平;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江平;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师比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田晓霞;高等学校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李博;大学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7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57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