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创新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high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of graduate education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this motive force. The core of innov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high level of innov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high level of results must have a high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 in order to achieve graduate innovation education, we must pu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瞿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2 李彦;;当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战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12期
3 马跃良;;加强创新教育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0期
4 张淑林;裴旭;陈伟;;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 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02期
5 刘献君;;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创新着眼改革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06期
6 章晓莉;;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6期
7 张来斌;;认清形势 把握关键 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当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战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12期
2 李海滨;黄孙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0年04期
3 屈振新;;运用案例教学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4 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周娟;;科研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梁传杰;;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7 刘海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梁红;章蓉;;创新型研究生及其培养途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王春霞;汪勋清;田松杰;李文才;王小兰;刘荣乐;;农科院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8年06期
10 瞿海东,陈亚镍;创造力研究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珂珂;学科综合化背景下理工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建永;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杜建红;山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李娇;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问题与挑战[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良娟;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8 王晓辉;师生关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余树英;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郁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山金;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李伟;陈军;李院莉;;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2期
3 孙孝科;;高校科技创新:意蕴与系统结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孙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7年03期
5 王根顺,李静;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6 梁海霞;吴哲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9期
7 张喜梅;薛焱华;冯丽娜;;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唐卫东,阚茹;博士论文创新的两个根源及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6期
9 赵沁平;继往开来续新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20周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1期
10 范钧,王小飞 ,汪益民;对研究生素质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慧萍;康敏;;海宝游世博 师生齐上阵[J];小学科技;2010年02期
2 佘蓓蓓;;让创新教育赢在“起跑线”上——浅谈汉语拼音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4期
3 丰建国;;刍议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5期
4 刘春英;;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5 龙剑锋;;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0年01期
6 冯丽萍;;寓创新意识于有机化学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3期
7 税丕江;;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8 吴占超;;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02期
9 韩素平;;语文课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学苑教育;2010年04期
10 傅增加;;初中数学教学之创新教育[J];学苑教育;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颖;刘跃;王丽丽;;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创新教育[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王云;;新课程下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郭敏琰;;《陶行知文集》读后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郭小万;;读后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李忠英;;创新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案例——难得糊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7 马玉敏;;浅谈幼儿园的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8 兰州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9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计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师创新教育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刘阳红;;以创新理念引领学校发展——《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操秀英;共商“十二五”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韩义雷 向杰;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揭牌[N];科技日报;2011年
3 李增辉 朱润胜;秦皇岛科技创新让大豆变“金豆”[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丛民;山东65人因学术不端“丢”学位[N];工人日报;2011年
5 李增辉 朱润胜;秦皇岛科技创新让大豆变“金豆”[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操秀英;共商“十二五”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1年
7 记者 韩义雷 向杰;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揭牌[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丛民;山东65人因学术不端“丢”学位[N];工人日报;2011年
9 李增辉 朱润胜;秦皇岛科技创新让大豆变“金豆”[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操秀英;共商“十二五”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房灵敏;西藏藏药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及其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张勤芬;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政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妮;中国与斯里兰卡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许志娥;基于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遇春;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晓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红君;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杨花;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和合”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辉;高校跨学科组织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吴凤;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运行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颜旭;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界定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姜昆;某综合大学医学院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5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6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