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及过程探析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raining goal of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majo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mainly academic talents, which is faced with the crisis of external rationality and internal legitimacy, and the convergence and closeness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weake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Therefor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majo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training proces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open.
【作者单位】: 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64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4期
2 王永斌;;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江苏高教;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永斌;[N];光明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芳;;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公茂迎;;对农林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尝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3 范松仁;;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4 周茂东;;基于素质教育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6 陈小军;;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必要性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7 陈霜叶;卢乃桂;;大学知识的组织化形式:大学本科专业及其设置的四个分析维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8 杜东东;;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应对[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12期
9 李春成;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高校学报[J];保山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10 邓忠汉;大学精神描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洪明;;永恒主义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观——赫钦斯“自由教育”思想探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曹叔亮;;试论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战略调整[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杨立蛟;刘登科;姚桂芳;;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就评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叶增编;侯怨水;;对高师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郭生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3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4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敏;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余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校园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冰;东北三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6 李佳恒;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欧敏;中美大学校友会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伯雅;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怀民;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科学;1997年01期
2 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方展画;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认识论问题[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4 刘振天;“研究问题”还是“构造体系”?———关于教育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4期
5 刘大椿;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才翰,钱s盍,
本文编号:2505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0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