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研究互动过程的案例探析

发布时间:2019-07-29 12:55
【摘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大与保证质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本文分析了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思路,即增强导师与研究生的研究互动的紧密程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导师如何引导研究生逐步进入到具体的前沿研究领域、选题与文献调研、研究方法的确定和使用、研究的展开、研究的反思和论文的撰写等多个环节探讨了如何具体增强导师与研究生的研究互动。通过研究互动便于逐渐引领研究生能够沉浸在研究状态中,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科研水平。
【图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研究互动过程的案例探析


习者个性特征、参与讨论的意愿)、讨论内容(教学目标、讨论话题)和讨论环境(包括硬环境———讨论平台和软环境———讨论社区的成熟度),如图 1 所示。[10]图 1 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对各个因素进行编码,经过分析,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再根据元素关系图,建立元素关系矩阵表, 由此完成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影响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参与讨论的意愿、 讨论平台的特性和讨论社区的成熟度; 中层因素是教师的反馈、教师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讨论话题;深层次因素有两方面:教师教学组织方法、讨论的预期教学目标;而根本因素是教师对待在线讨论的态度。 同时对各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关于如何证明“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正确性,,是通过模型应用于学习村庄进行检验。 在研究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讨论的主要是保证研究逻辑的准确性,提倡大胆的猜测,小心的求证。(2)研究的反思当研究进入到后期,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不断进行反思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加厚;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机构[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列;浅议我国常规电教媒体的生存空间及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2 张绍文,韩健;再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张小红;;对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几点看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4 王雪梅;;从认知情感角度解析网络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意义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石林平;;网络环境下积件理论的外语教学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洪茹燕;;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高校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7 朱安安;高校网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3年03期

8 张跃,赵建元,倪建海;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李辉;;网络精品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7期

10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洪茹燕;;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高校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源;网络课程《摄影》的设计、开发和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邹建梅;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晶;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垂河;《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动态开发与有效教学[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亚强;Blog与个人网络化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玉峰;网络环境下《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妍;校长决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全;教育、技术与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健;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植青;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观念的变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祯祥;试论教育技术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孙绵涛,康翠萍;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孙祯祥;解析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与任务[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4期

6 李康;电化教育的困惑──对电化教育职能定位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05期

7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杰;;也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选择[J];中小学电教;2010年Z1期

2 韦海梅;;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分析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04期

3 钟志荣;;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汤小燕;王s

本文编号:2520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20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