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实践与应用的思考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graduate training elimination mechanism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management rule for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o train talents. In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elimination mechanism, take competition as the premise, incentive as the guide, and reform as the driving force, so th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duate training and elimination mechanism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system, and the management should be used as the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传杰;;试论研究生培养淘汰制的实施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芳荣;;中外研究生淘汰机制的比较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梦辉;我国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2 黄鸿娇;论研究生淘汰机制的德育功能[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曹菱红;王晓陆;;与英、法、德、美研究生淘汰机制之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王力虎,袁竹书;中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之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3期
3 马桂敏,姜尔林,戚蕊,曹贵平;研究生教育宜尽早推行淘汰制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18期
4 酋索;;在创新中孕育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茶世俊;陈学飞;;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渐进变迁(1978-2003)[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家特征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3 李春生;浅谈苏联的研究生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7年01期
4 徐晓云;;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简介[J];教师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5 周国韬;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8期
6 关松林;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02期
7 汪爱勤;李谨革;;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初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10期
8 李颖;;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浅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8期
9 郭小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问青松;田俊荣;;从质量的视角审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苑;;试论节能的行政执法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科学管理历练教师队伍 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关于民办学校师资管理问题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朱俊生;庹国柱;;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根源及其治理[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协成;;关于创新干部工作机制遏制干部人事腐败现象的思考[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5 赵惠芳;游乐文;潘立生;;百货联销模式下品牌运营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任秀莲;魏琦峰;韩家军;曹立新;;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王海涛;姜斌;刘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8 张辉;王锡淮;肖健梅;;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旅行商问题[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萍;何伯文;;试论医院职称评聘后的管理[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汤健;;新经济时代的人才观[A];上海烟草系统2000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洪瑞;绵阳建立淘汰机制[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张钦;家电下乡首启淘汰机制[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3 孙善臣;中标资格被取消与淘汰机制无关[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李荣;上海郊区实施投资项目淘汰机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5 通讯员 童发根 记者 金波;我省强化干部监督和淘汰机制[N];浙江日报;2001年
6 记者 王友文邋余冠仕;免费师范生将建激励淘汰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驻京记者 孙佳华;免费师范生不是“保险箱”[N];解放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守帅;成都名校集团将建立淘汰机制[N];四川日报;2009年
9 长治供电分公司 魏芸馨;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与探讨[N];长治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静仪 杨养臣;金旅客车的成功得益于激励和淘汰机制[N];中国汽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陆;建立并实施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立丹;建立硕士生淘汰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梦辉;我国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5 黄鸿娇;论研究生淘汰机制的德育功能[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刘明;生态旅游参与主客体的准入与淘汰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王欣;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陈竹;RT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D];山东大学;2006年
9 闫巧梅;N-δ滑动窗口模型下的优化数据流聚类算法[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罗晖;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1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2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