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实习生专业认同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8 12:51
  通过对西安某高校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进行访谈,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的专业认同受到教育实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其成为"无可奈何的抵抗者"或是"积极主动的接受者"。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经历了与诸多对象互动的动态过程,这些对象中有些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专业认同的作用,有些则无影响甚至有阻碍作用。阻碍的根本在于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在这种"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产生了分化。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加强专业实习的深度与广度,提供真正具有支持作用的指导,利用他人的支持,巩固实习生"教师"身份,有助于专业认同的获得。 

【文章来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2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分析视角:符号互动理论
    (一) 符号互动理论
    (二) 教育实习中的互动
二、实习生专业认同的整体表现
    (一) 无可奈何的抵制者
    (二) 积极主动的接受者
    (三) “抵抗”和“接受”的共存
三、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互动
    (一) 实习生的内部自我互动
        1.对实习的心理准备
        2.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二) 实习生与幼儿园内重要他人的互动
        1.与主配班教师的互动
        2.与教育对象的互动
        3.与工作情境的互动
    (三) 实习生与幼儿园外部重要他人的互动
        1.与指导教师的互动
        2.与幼儿家长的互动
四、实习生专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思考
    (一) 教育实习对专业硕士专业认同的影响路径
        1.教育实习到专业认同的积极路径
        2.教育实习到专业认同的消极路径
    (二) 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专业认同的思考
        1.加强专业实习的深度与广度
        2.提供真正具有支持作用的指导
        3.利用重要他人的支持, 巩固实习生“教师”身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教学意蕴[J]. 帅飞飞,李臣之.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7)
[2]课堂教学互动及其优化策略——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 李如密,刘伦.  教育科学研究. 2012(10)
[3]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教师教学提问思维方式的变革[J]. 陈蕾.  现代教育科学. 2012(09)
[4]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 李如密,王冬黎.  教育科学研究. 2011(08)
[5]符号互动理论的源起与发展[J]. 范松楠.  新闻爱好者. 2010(04)
[6]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中学师生关系[J]. 张洁,刘忠政.  教育学术月刊. 2009(04)
[7]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 唐月芬.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7)

硕士论文
[1]基于互动理论的深度学习研究[D]. 张新宇.扬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55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55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