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生产模式2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8:14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知识生产模式2为高校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高校转变科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及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内涵理解上存在分歧,在科研能力培养策略上存在与知识生产模式2和科研能力培养需要不符等问题,不利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因此结合知识生产模式2明确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内涵并提出符合培养需要的科研能力培养策略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知识生产模式2为理论基础。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知识生产模式2指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指应用研究能力,并明确了应用研究能力由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其中实践能力是指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具备跨学科性的知识储备结构和跨学科性思维;创新能力是指能够进行过程性创新和实践性创新。其次,采用访谈法,选取Z大学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作为访谈对象。依据知识生产模式2指导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内涵编制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访谈提纲,调查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21图2-1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内部关系一、实践能力的内涵知识生产模式2强调知识生产的应用情景,知识生产受应用需求的驱动,知识生产的动力是解决应用需求。在这一模式中,科研和实践不是泾渭分明的独立系统,科研机构和实践者也不是相互独立的,科研和实践呈现出交织的特点。从科研和实践本身来看,应用情景即应用知识的实践情景,在实践中产生的需求通过已有单一学科知识无法解决,需要通过跨学科研究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应用情景驱动科研的过程。受这种需求驱动的科研虽然也产出了理论成果,但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应用需求。科研和实践的这种关系促使高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等组织通过合作共同参与知识生产。在这种模式下,实践对科研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实践的把握程度影响着科研深度,科研的价值建立在对实践有多大程度的指导意义上。因而良好的科研能力需要优秀的实践能力做支撑。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实践性与科研性并存的学位类型,在知识生产模式2指导下,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发展。应用情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活动包含其中。应用情景中的实践活动除了调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内涵外还包括对问题带有研究性的深入分析解决。因此这种实践活动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运用,二是深入参与问题解决。对应用情景下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内涵的理解从上述两个方面展开。运用知识表现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上,就是将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因而知识生产模式2指导下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第一重含义是指能够运用教育学理论知识指导教学管理实践。解决应用情景中的需求包括三个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7图3-1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构成第三节收集资料一、访谈对象Z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综合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2014年获批教育硕士培养资格。作为主要培养学院的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和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2个,教育学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教育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并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50人,在校本科生625人,硕士研究生253人,其中教育硕士研究生144人。根据教育硕士的管理规定和本校学科优势,设置了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历史、思政、体育、音乐、美术)7个专业方向。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与本市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本研究选取了Z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以及与其培养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原因在于:一方面Z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较好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资源,在生源质量和学生培养上具有优势,相应的Z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较好的基础,使得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综合型大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Z大学师生作为访谈对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目前综合型大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上的共性,使研究结果在同类型大学中具有借鉴意义。访谈对象具体为:4位全日制教育硕士、2位兼具全日制教育硕士任课教师和导师身份的全职教师以及1位熟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并负责管理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为了增加选取的访谈对象的代表
本文编号:3134946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21图2-1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内部关系一、实践能力的内涵知识生产模式2强调知识生产的应用情景,知识生产受应用需求的驱动,知识生产的动力是解决应用需求。在这一模式中,科研和实践不是泾渭分明的独立系统,科研机构和实践者也不是相互独立的,科研和实践呈现出交织的特点。从科研和实践本身来看,应用情景即应用知识的实践情景,在实践中产生的需求通过已有单一学科知识无法解决,需要通过跨学科研究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应用情景驱动科研的过程。受这种需求驱动的科研虽然也产出了理论成果,但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应用需求。科研和实践的这种关系促使高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等组织通过合作共同参与知识生产。在这种模式下,实践对科研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实践的把握程度影响着科研深度,科研的价值建立在对实践有多大程度的指导意义上。因而良好的科研能力需要优秀的实践能力做支撑。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实践性与科研性并存的学位类型,在知识生产模式2指导下,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发展。应用情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活动包含其中。应用情景中的实践活动除了调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内涵外还包括对问题带有研究性的深入分析解决。因此这种实践活动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运用,二是深入参与问题解决。对应用情景下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内涵的理解从上述两个方面展开。运用知识表现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上,就是将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因而知识生产模式2指导下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第一重含义是指能够运用教育学理论知识指导教学管理实践。解决应用情景中的需求包括三个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7图3-1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构成第三节收集资料一、访谈对象Z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综合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2014年获批教育硕士培养资格。作为主要培养学院的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和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2个,教育学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教育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并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50人,在校本科生625人,硕士研究生253人,其中教育硕士研究生144人。根据教育硕士的管理规定和本校学科优势,设置了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历史、思政、体育、音乐、美术)7个专业方向。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与本市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本研究选取了Z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以及与其培养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原因在于:一方面Z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较好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资源,在生源质量和学生培养上具有优势,相应的Z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较好的基础,使得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综合型大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Z大学师生作为访谈对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目前综合型大学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上的共性,使研究结果在同类型大学中具有借鉴意义。访谈对象具体为:4位全日制教育硕士、2位兼具全日制教育硕士任课教师和导师身份的全职教师以及1位熟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并负责管理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为了增加选取的访谈对象的代表
本文编号:3134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13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