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3 13:07

  本文关键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1999-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学科领域等状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实证研究观察到以下现象:从学位授予单位来看,高度集中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机构;从所在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和陕西等省市;从学科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和医学门类;人文社会科学类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和经济学门类。由此来看优秀博士论文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是马太效应的产物,亦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符合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规律。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
【关键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 学科领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19)
【分类号】:G643.8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与数据来源为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组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1],到2008年评选工作已开展了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首先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区的相关部门推荐,然后进行初选,最后教育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云;周学军;;历年教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钟刚,谢赤;从两篇“百优”论文多维透视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3 谢安邦,潘武玲;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2期

4 Б.Кедров;顾镜清;;科学技术革命:起源、规律性和前景[J];世界科学译刊;1980年03期

5 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座谈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6 王则温,张君 ,陈智峰 ,赵张耀 ,周煦炎;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基本情况探讨博士生培养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9期

7 王则温,陈智峰,张君,赵张耀,周煦炎;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探讨博士生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0期

8 王战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02期

9 王战军,林梦泉,李恒金;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10 谢安邦,潘武玲;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u&中;浅谈高校学科建设与学科管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马新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刘尧;研究与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建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4 陈自强;彭霞;郭海涛;;培养高素质博士研究生的体会[J];重庆医学;2007年01期

5 吴爱祥,禹智潭;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为契机努力提高我省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Z1期

6 王宏强;李彦鹏;;地方入伍研究生素质培养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7 蒋鹤生,徐冬梅;欧美部分国家护理博士教育启示[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8期

8 沈文杰;;历史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9 天津医科大学课题组;王耀刚;潘立军;;关于提高工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基于工学门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丁澍;陈伟;缪柏其;;工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情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肖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王鹏;保障我国农科博士生质量的投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邹志刚;用作教育管理工具的质量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魏航;中美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灿欣;我国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苁蓉;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荣;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曹一雄;张淑林;;以优博论文评选为动力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2期

2 钟刚,谢赤;从两篇“百优”论文多维透视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3 杨中楷,孙玉涛;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7期

4 聂萍,张天西;会计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5 刘艳琼 ,黄朝峰;1999~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性分析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6 谢安邦,潘武玲;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2期

7 袁卫;博士论文要“小题大做”[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02期

8 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谈创造性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调查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座谈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10 唐卫东,阚茹;博士论文创新的两个根源及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弘萍;医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崔洁;;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特点与评选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2期

2 刘桔;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确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0期

3 翟艳芳;;道德能否成为一门学科?——解读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八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1期

5 张莉琴;袁玖根;陈美芳;;基于学科共同体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广场;2009年12期

6 赵淑英;;浅谈电化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于春苓;;关于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1期

8 贾莉莉;;学科视角下的中美研究型大学学院设置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7期

9 罗尧成;李利平;;我国非“211工程”院校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情况的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6期

10 朱冰莹;李友生;;对农业高校学科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成勇;杜则裕;李云涛;;焊接冶金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2 王江云;;仿真是适应多学科领域的应用技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8:仿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C];2007年

3 蒲钔;;物理科学二处基本工作思路、学科领域近期资助状况及几点体会[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秉洛;;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领域及其进展[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陆静波;;应用PDCA分析护理学科领域现状、发展动态及其对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上海市颗粒学会[A];上海市颗粒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卜玉华;;试论人文学科领域中的教育学尺度[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前言[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姜乾金;;心理应激理论在医学心理学教材中的体现[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第四届全国STM学术会议情况介绍[A];第四届全国STM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谭亚男;向更深更广阔的学科领域迈进[N];湘声报;2011年

2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傅水根;让学生活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实验室[N];新清华;2007年

3 孙贤迅;闽台科技合作涵盖逾20个学科领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记者 晓华 泽羽;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20日在沪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王华;美国留学:专业选择与就业前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王铭三;沙滩建楼:听听专家说“不”[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卢育辉邋通讯员 陈峰登 刘好;佛山科协论坛隆重登场[N];广东科技报;2007年

8 哈森 (作者单位 民族出版社);培养编辑“四种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罗耀华;宝钢与北科大、上海交大签定合作协议[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0 崔京华 傅蕾;我国建立学科进展发布制度[N];农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雄;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在色谱及毛细管电泳分离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宣照国;文本挖掘算法及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冬玲;中国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状况的计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贺颖;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谢彩霞;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侯江霞;q-组合恒等式[D];南开大学;2006年

10 寇远涛;面向学科领域的科研信息环境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江;学科领域发展状况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金晶;跨学科领域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3 朱顺德;二十一世纪的口碑营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高渐;开放获取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宋海鸥;国际学校高中阶段课程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梅刚;圆型体系中基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代价分析模型[D];贵州大学;2008年

7 涂欣;城市记忆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屈天鹏;基于SCI的辽宁省高校自然科学学科分布与合作网络知识图谱[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一星;论文投稿系统评审专家自动推荐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索朗;汉藏数学翻译初探[D];西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3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