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导师评价制度的计量分析——以研究生院高校为案例
发布时间:2023-03-27 06:05
本研究通过对56所研究生院高校制定的导师评价制度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导师评价制度主要集中于导师遴选阶段,能否具有导师资格主要基于职称、学历等条件;获得导师资格后,评价主要集中于科研成果,对教学、指导工作的评价重视不够,对导师立德树人的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落地落实不够。建议对导师遴选的评价从关注身份条件转向关注能力,同时以档案袋的方法加强对导师指导过程及成效的评价。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设计
二、制度制订的时间分析
三、导师评价标准的计量分析
1. 导师遴选的评价标准
2. 导师工作的评价标准
四、结论与建议
1. 遴选阶段的导师评价:从关注身份转向关注能力
2. 指导过程的导师评价:从成果证明转向投入证明
3. 操作层面的导师评价:从数据统计转向档案袋评价
本文编号:377254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设计
二、制度制订的时间分析
三、导师评价标准的计量分析
1. 导师遴选的评价标准
2. 导师工作的评价标准
四、结论与建议
1. 遴选阶段的导师评价:从关注身份转向关注能力
2. 指导过程的导师评价:从成果证明转向投入证明
3. 操作层面的导师评价:从数据统计转向档案袋评价
本文编号:3772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77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