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新形势,主要是指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逐渐转向大众化阶段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增,人才培养规格类型与培养模式日趋多样。研究生教育呈现出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由扩大规模转向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等众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同样导致人们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认识发生改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注重评估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在探析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历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革新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讨当前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看法和观念的改变;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其核心在于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判。笔者着重分析了生源质量、培养过程控制、导师队伍建设,以及经费投入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三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历程及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方面存在的不足,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建设亟待加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仍较为单一,此外评估实施过程有待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性不够、评估信息采集不够规范、评估结果的处理和利用不够合理等;四是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当中所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革新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议,即扩大评估主体,积极构建政府、社会和高校多元参与的评估体系,并从政府、社会、高校三个维度阐述多元参与评估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同时提出分层分类评估的思路,多维度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其体系,完善评估程序与结果处理,充分发挥评估的激励约束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估 问题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8-9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0
- 一、研究方法10
- 二、文章的创新之处10
- 第四节 文献综述10-13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13-16
- 一、研究生教育13-14
- 二、教育质量14
- 三、评估14-16
- 第二章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历程及特点16-20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探索期(1985年——1993年)16-17
-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期(1994年至今)17-18
- 第三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整体特点18-20
- 第三章 美、日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简述20-28
- 第一节 美国:高校、社会、政府相互协调,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20-24
- 一、自我评估——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20-21
- 二、社会评估——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主导21-23
- 三、政府——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支撑23-24
- 第二节 日本:多元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24-28
- 一、认证评估24-25
- 二、内部评估25
- 三、外部评估25-28
- 第四章 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28-35
-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建设亟待加强28-32
- 一、政府评估处于主持和绝对控制地位28-29
- 二、高校自评机制不健全29-30
- 三、社会评估发展缓慢30-32
- 第二节 评估实施过程有待完善32-35
- 一、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32-33
- 二、评估信息采集不够规范33
- 三、评估结果的处理和利用不合理33-35
- 第五章 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35-41
- 第一节 生源质量35-36
- 第二节 导师队伍建设36-38
- 第三节 经费投入38
- 第四节 培养过程控制38-41
- 第六章 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建议41-52
- 第一节 扩大评估主体,构建政府、社会和高校多元参与的评估体系41-47
- 一、政府维度: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41-43
- 二、社会维度:加强评估中介机构建设43-45
- 三、高校维度:提高质量意识,完善自我评估45-47
- 第二节 优化评估过程与结果处理47-52
- 一、分层分类评估: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新框架47-48
- 二、优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48-49
- 三、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估信息采集49-50
- 四、强化评估结果的社会影响力和导向作用50-52
- 注释52-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健;;论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质量观[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2 叶勇;姜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问题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3 张陟遥;;研究生社会适应力培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4 顾云南;;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之我见[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5 刘建国;戴紫彬;;注重培养过程,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6期
6 张晓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提高我国研究生的研究能力[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谷秀明;;适应研究生双重素质评价要求 加强导师双重素质构建[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8 孙福田;孙立群;吴昌友;王吉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陶军;白玉兵;王华;韩春秀;;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徐翠香;郭冬梅;孔令杰;纪春岩;孔北华;;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国贤;张领;;新形势下研究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为例[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孙媛媛;李焰;;北京地区重点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分析[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代君;;研究生科学道德及德育教育的多方位性浅议[A];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论文集[C];2005年
4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闫芳;化存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与线性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研究生工作会议纪要[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 教学史志)[C];1995年
8 王志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浅析[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卫华;马喜亭;;某航空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生活压力调查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胡国华;左玲;;培养中医临床研究生的点滴思考[A];全国中医妇科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章仙踪;十八高校“组团”互推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曹阳;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姚惠怡;望牛墩成立首个研究生工作站[N];东莞日报;2008年
4 狄多华;“三座大山”重压下的读研之痛[N];就业时报;2007年
5 刘群东;江大启动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改革试点[N];镇江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伦娥;中南大学创建研究生“朋辈互助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张路;重申研究生学位与论文直接挂钩[N];工人日报;2006年
8 研通社;“启航计划”实施四年取得积极成效[N];新清华;2007年
9 记者 石柳萍;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白银基地成立[N];白银日报;2010年
10 焦 新;明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7万[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5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代军;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王艺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亭廷;流程再造视角下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杨敏敏;举办江西省研究生运动会可行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连洁;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1年
9 肖红梅;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主体影响力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丹萍;研究生三助工作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0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0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