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博士生 教育领袖 跨学科人才培养 合作关系 协同效应 问题导向性
【摘要】:系统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Ph.D、Ed.L.D项目后发现:跨学科授予学位、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跨学科配置师资、跨学科设置和修读课程等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培养具有跨学科素质、能解决复杂教育问题的卓越的学术领袖,促成学科之间正式的合作关系,促进新的协同效应和资源的产生,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根本宗旨;问题导向性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特征。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路径及其特征对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尚处于"探寻期"的我国不乏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博士生 教育领袖 跨学科人才培养 合作关系 协同效应 问题导向性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美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G649.712
【正文快照】: 目前,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凸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专家的通力配合以及学者个人的跨学科素质。“跨学科方法常常被认为对处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而言是必要的,博士研究生及其培训项目则被公认为是增加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顾海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1期
2 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3 张晓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划分框架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4年03期
4 汪丁丁;;转型期社会的跨学科教育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7期
5 杨学功;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J];学术研究;2004年09期
6 包水梅;;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及其培养方案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4 冯跃;;现代性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彭阳红;;“问题”研究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6 高冬;张乾;;复杂性理论:透视学科建设问题的独特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1期
7 王钢;;以复杂性思维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J];成才之路;2010年16期
8 刘华容;;基于资本缺失的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9 李娟;;“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求解向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10 孙龙存;;多维视野观照下的成人教育本质探析[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2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学俭;李东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发展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2011年
5 张陟遥;;联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杨;系统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7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8 喻庆明;论关系思维视阈下的课程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敬文彬;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文秀;;韦伯科层组织理论对高校管理的指导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李云鹏;;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顾海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1期
4 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11期
5 包水梅;;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9期
6 杨东;胡孝红;;基于企业管理机制模式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10期
7 乌尔里希·泰希勒,叶赋桂;高等教育研究:一个多学科研究的案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中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N];光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庆环;[N];光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洪义;我从博士生教育中获得的收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2 嘉晨;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隆重举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3 王力虎,袁竹书;中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之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3期
4 王昕红,凌永祥;高校博士生创新观念的调查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5 郭世佑;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3期
6 雷辉;;博士生“严出”更应“严教”[J];w挛胖芸,
本文编号:807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0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