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评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3:34
本文关键词: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评估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在职教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教师专业化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我国于1997年正式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止到2007,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我国培养出3万多在职教育硕士,提高了我国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学水平、育人能力、科研能力等,对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和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在职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的调查来研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文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来探寻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笔者先阐述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根据实证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生源差异性、动机不纯、支持系统欠缺、工学矛盾严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据此,笔者认为:办学单位可以从强化纪律,加强管理;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师资水平;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论文方面指导等5个方面予以完善。参加在职教育硕士学习的学员自身从快速转变角色和树立终身教育观方面克服自身不足。国家主管部门从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招生门槛、健全支持系统、完善评价体系、延长脱产时间等5个方面建立健全体制,来促进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在职教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3
【目录】:
- 致谢5-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引言12-17
- 1.1 研究背景12-14
- 1.1.1 基于时代背景的考虑12-13
- 1.1.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13-14
- 1.2 选题缘由14-15
- 1.3 研究意义15-16
- 1.3.1 理论意义15
- 1.3.2 实践意义15-16
- 1.4 研究目标16
- 1.5 论文结构16-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2
- 2.1 教师专业发展概况17-19
- 2.2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现状19-2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22-27
- 3.1 研究背景22-25
- 3.1.1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含义22
- 3.1.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22-23
- 3.1.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学硕士的区别23
- 3.1.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种类23
- 3.1.5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23-25
- 3.2 研究内容25
- 3.3 研究对象25
- 3.4 研究方法25-26
- 3.5 数据收集和分析26-27
- 第四章 研究结果27-37
- 4.1 在职教硕的积极因素27-30
- 4.2 在职教硕存在的问题30-37
- 4.2.1 生源差异性31
- 4.2.2 动机不纯31-32
- 4.2.3 支持系统欠缺32-33
- 4.2.4 学员的工学矛盾突出33-34
- 4.2.5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合理34-37
- 第五章 讨论37-44
- 5.1 对办学单位的建议37-39
- 5.1.1 强化纪律意识,加强管理37-38
- 5.1.2 调整课程的设置,改变教学方式38
- 5.1.3 提高师资水平38-39
- 5.1.4 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39
- 5.1.5 加强论文方面的指导39
- 5.2 对教育硕士学员的建议39-40
- 5.2.1 快速转变角色40
- 5.2.2 树立终身教育观40
- 5.3 对国家主管部门的建议40-42
- 5.3.1 明确培养目标40-41
- 5.3.2 提高招生门槛41
- 5.3.3 健全支持系统41-42
- 5.3.4 完善评价体系42
- 5.3.5 延长脱产时间42
- 5.4 对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展望42-44
- 第六章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一:关于在职教育硕士长期发展的调查问卷48-52
- 附录二:关于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长期发展的访谈结构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秀;教育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4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1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