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8:35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


【摘要】: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体制框架的束缚,同时受到高考录取原则和方式的制约,学生的生源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受到很多限制,这也就增大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难度。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学生管理体制仍囿于过往中专中职的管理模式,因此,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方面,高职院校依旧偏于理论性知识传输,在课程的实践性方面仍缺乏长足的进步,致使学生培养水平的提升依旧缓慢。 建立在对高职院校历史发展脉络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定位和分析,从而梳理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下所采取的改进策略和方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借鉴分析国外职业院校历史发展经验和先进理念,结合国外学生管理模式的经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进行剖析,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基于此,试图构建一个以量化管理为核心的系统学生管理模式,希望能够对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提供一些借鉴,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在模式细节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生管理理念的创新,学生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班级基层管理的组织构架变革;可量化的学生民主化实践创新;模式的动态变化等五个方面。同时,在模式建立之后对该创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主客观方面的评估,以确认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本文旨在契合当前国家日益重视高职院校发展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下,迎合高职院校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以改善当前学生管理现状为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思索,试图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思考,以此来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绪论6-15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6-9
  • 1.2 文献综述9-10
  • 1.3 主要概念界定10-13
  • 1.4 研究内容13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
  • 1.6 特色创新之处14-15
  • 第2章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15-20
  • 2.1 目前采取的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措施15-16
  • 2.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16-20
  • 第3章 西方职业教育发展及特征20-25
  • 3.1 英国的职业教育的特征20-21
  • 3.2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21-22
  • 3.3 美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22-23
  • 3.4 西方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以及启示23-25
  • 第4章 创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策略25-42
  • 4.1 以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落脚点25-27
  • 4.2 以班级为依托搭建学生自我管理平台27-29
  • 4.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探索29-32
  • 4.4 学生企业化量化管理指标的构建32-35
  • 4.5 企业化管理模式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35-37
  • 4.6 培养研究型的学生管理辅导者37-38
  • 4.7 关于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评估38-42
  •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燕;;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顾卫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2期

3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年22期

4 陈颖洪;;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效果的制度因素及其创新[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5 蔡达君;;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1期

6 吴素云;;探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文教资料;2009年05期

7 王李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报告与因素分析[J];文教资料;2012年06期

8 顾金玲;;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兼析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启示[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郭洪伟;;职校学生专业课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1047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047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