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布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5:22

  本文关键词:协同发展视角下的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布局优化研究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布局 产业结构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布局的形成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该地区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相当程度上存在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建议打破条块分割的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与区域产业和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高职专业布局调控模式,同时坚持市场主导和计划调节相结合,引导院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高职专业资源共享机制。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优化研究:基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视角”(项目编号:14JYC025)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北京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的定量研究”(课题编号:CEA13106;项目负责人杨振军)
【分类号】:G712.3
【正文快照】: 高职专业布局科学合理与否不仅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健康发展,也决定着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结构,进而影响着经济产业发展。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大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高职专业布局,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新奇;;培养高职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1年04期

2 郝临山;矿业高职专业的开发与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4期

3 赵小林,向文江;机电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张剑;包昆荣;李劲珊;;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7期

5 潘力治,朱向军,王君毅;湖南建设类高职专业设置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2期

6 戴明来;关于高职专业设置原则的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吴结;高职专业设置评价体系的要素、模式及解释形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8期

8 王艳萍;面向社会需求 创建和完善高职专业[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9 韩军;;浅析高职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J];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06期

10 姜殿军;吴蔚;;盘点“冷进热出”的高职专业[J];教育与职业;2006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小明;李娟娟;;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专业设置[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2 江小明;;以就业为导向 规划高职专业设置[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张利群;;论高职专业设置中的问题及其对策[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4 王云江;邓振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专业标准的创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晶邋通讯员 万杰民 实习生 王艳;国内首个赛马高职专业受热捧[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晶邋通讯员 万杰民;“偏门”高职专业读不懂考生心[N];湖北日报;2007年

3 李珂;我省推进高职专业改革[N];福建日报;2004年

4 黄颖;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改革[N];中国教师报;2008年

5 记者 张婷;教育部发布首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赵伯庄;加强高职专业实践环节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学业与技能素质如何才能兼备?[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张凤举 王鸣琦;“百县千企联姻”架起就业桥梁[N];陕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静;毛腾飞到湘潭职院调研[N];湘潭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于忠宁;北京考生放弃三本读高职[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丽华;我国高职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1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6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