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回顾与展望: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19 01:26

  本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品属性 公共产品 政府 市场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其供给问题的逻辑起点,决定了政府与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由谁对其负责的问题。梳理和评价国内外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定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有助于处理职业教育与政府、市场的关系。我国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的定位应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现状,明晰政府、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和限度,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的供给模式。
[Abstract]:The product attrib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its supply problem, which determines who is responsible for i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t is helpful to locate the product attrib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nd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and market. The orienta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form. Make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limitation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fect the supply mode of government leading and market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10
【正文快照】: 职业教育产品的“定性”涉及政府和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由谁对其负责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准确定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一、公共产品的内涵及其发展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55)最早界定了“公共产品”(pu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匡绪辉;公共财政下教育财政投入模式选择[J];江汉论坛;2002年12期

2 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陈红颖;夏金星;;农村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02期

4 董仁忠;;职业教育供给: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J];教育学报;2009年05期

5 吴松江;夏金星;;职业教育和政府责任[J];职教论坛;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学锋;加落木洛;曲木依古;;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分析——四川彝族聚居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吴昕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6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唐克;杨汇泉;;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反思[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9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10 董德坤;鲁金萍;;基于土地收益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张立玮;;两税合并对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灿;;构建农民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财产权基础——基于成都市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林惠玲;美国反补贴实体法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冯林;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岩;论美国联邦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政策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马永堂;;国外公共财政就业投入面面观[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08期

4 胡雨生,方明;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8期

5 郭垒;公共物品抑或私人物品——关于教育社会定位的一个理论困境及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一涛,安民;“教育是公共产品”吗?——对一个流行观点的质疑[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5期

7 王亚秋,刘占良,李占英,刘继亭;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特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1999年03期

8 苏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25期

9 郭睿,曾昭轰,廖德文;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2年01期

10 肖化移;;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守军;王运红;;浅析教育的产品属性依据[J];世纪桥;2009年19期

2 刘志民;教育产品属性认知歧见化理论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蒋玉华;;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定位:产品属性理论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4 张卫东;试论网络营销产品属性[J];太原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王世忠,王一涛;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及其判断标准[J];理论月刊;2005年03期

6 孙荣;;教育产品的属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2年07期

7 舒蕾;;手段—目的链再探究:从产品属性与自身价值的关联说起[J];社科纵横;2009年11期

8 衣新;;论教育的产品属性[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9期

9 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1期

10 罗子明;品牌形象的构成及其测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姝;贾文杰;夏迎炬;孟遥;于浩;;产品属性归类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孟昭祥;;高速公路产品属性及收费标准的探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3 余传明;陈雷;张小青;;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产品属性识别研究[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萦;;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及其对供给模式的影响[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立伟;品牌建设从产品识别开始[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徐曼;怎样为品牌取个好名字[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旭;企业有条不紊应对欧盟新规[N];国际商报;2014年

4 沈菏生;品牌规划的四个“筹码”[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品文;品牌的陷阱[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6 袁孝冲;走出品牌建设的误区[N];中国冶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辜红;奢侈品产品属性对持续满意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雷超;市场属性与产品属性对跨境购物意愿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法生;产品属性对农村消费者购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冯小翼;在线评论的产品属性提取与情感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高会娟;产品属性挖掘及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丽影;产品开发中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属性的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璐;产品属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杨春梅;基于联合分析法的消费者产品属性偏好的确定[D];东北大学;2008年

7 夏亚丽;生活形态、产品属性之相关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娄慧娜;基于手段—目的链的顾客满意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敏;从解释水平理论透视消费者的广告态度[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10 王辉;基于Bootstrapping的产品属性抽取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2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42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