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动力导向与推进机制

发布时间:2018-02-28 02:12

  本文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技能型 内涵 动力 机制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也需要从供给侧角度进行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加强制度保障、经费投入,需要职业院校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社会深度参与,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条件和机会。
[Abstract]: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training of skilled talents and the dema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faces.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be reformed from a supply-side perspective. I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its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and input funds. It is necessary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killed talents and to participate deeply in the society so as to provide condi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基金】: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分类号】: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子学;;以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创新与发展[J];集成电路应用;2016年02期

2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3 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17期

4 徐桂庭;;“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第四届闵行职教论坛在上海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5期

5 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1期

6 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年03期

7 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8 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9 贺修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汤霓;;2030年,,软技能比硬技术能更受青睐[N];中国教育报;2016年

2 朱昌俊;;不能等到用工荒才想起职业教育[N];长江日报;2015年

3 李俊;;推进现代学徒制先要培育培训市场[N];中国教育报;2015年

4 杜召强;;职教“供给侧”改革与“互联网+教育”[N];现代物流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丹丹;;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畜牧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年03期

2 汤平;李纯;邱秀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7年03期

3 陶小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彭康华;肖萍;李震阳;;校企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试点项目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02期

5 蔡泽寰;肖兆武;蔡保;;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J];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02期

6 李梦卿;任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动力导向与推进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02期

7 陈斯卫;;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优劣势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年02期

8 孙虎;冼朝卓;;高职财会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9 易忠奇;;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技能人才精准培养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7年02期

10 李丹丹;李剑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内涵研究述评[J];当代职业教育;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飞;李拓宇;陆国栋;;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2 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3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16期

4 陆国栋;李飞;李拓宇;;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与路径探讨——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5 胡鞍钢;王洪川;鄢一龙;;中国现代化:人力资源与教育(1949-2030)[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01期

6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 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18期

7 张海水;;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3年35期

8 张迪;;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环节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9 许鹏奎;虞庐松;;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赵志群;陈俊兰;;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1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龚志伟;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3 刘峗,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安松叶,宁耀斌;大学要不断校正人才培养的方向[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6期

5 徐天申;小议《关于人才与人才培养的断想》[J];思维与智慧;2000年05期

6 杨晓明,孟繁有;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7 施春华;论创新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王元丰;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9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45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545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