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为导向高职高专《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改革探讨
本文选题:高职数学 切入点:数学教师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高职高等数学分为三个模块: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作为高职高等数学的一部分,属于应用模块,它是高职电类、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数学基础课程,它的首要任务是为专业课程服务。该课程当前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令人担忧。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是每一个高职数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在通过对高职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和高职数学教师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本文分六章来论述高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的探讨。 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思路和该课程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第二部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现状。该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座谈了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现状。 第三部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探讨。该部分根据现在的教学内容的现状,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以专业为导向的前提下,由数学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合作方一起根据专业的需要确定适合教学内容,编写教材。 第四部分:该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该部分根据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在以专业为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应该与专业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五部分:考核方法的探讨。单一的书面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过程需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去评价,特别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该课程应该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的去学习。 第六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本部分论述了高职数学教师不仅仅需要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bstract]: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future.Higher mathematics is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basic module, application module and improvement module.As a part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belong to the application module. It is a basic course of mathematics for the major of electricity and autom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primary task is to serve the course of specialty.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are worrying.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every mathematics worke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eaching tasks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with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the cours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and opinions on the examination method and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of complex function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art one: introduction.This part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methods, contents and idea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The second par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studying this course.This part mainl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nalysis, the discussion understands the student to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The third part: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In this par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 should be decided by mathematics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enterprise partner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ajor under the premise of taking the specialty as the guide.Prepa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he fourth part: the cours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eaching means discussion.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his part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premise of special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e should combine with major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The fifth part: the discussion of examination method.A single written tes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motivation of the students.The teaching process needs to be evalua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emotion, especially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process. This course should carry out multiple evaluation, promot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ctively study.The sixth par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 affect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This part discusse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ers not only need profound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but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apply mathematics flexibl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O174.5-4;O177.6-4;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卫华;;改革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6期
2 周冰洁;浅析高职数学中的情感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薛敏;;高职数学探究式教学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易曲;;试探如何提高高职数学教师综合素质[J];网络财富;2009年13期
5 濮德潜;;关于变复变函数Ⅱ[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02期
6 郭春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7 刘习贤;高职数学实验课教学初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安雪梅;;浅析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3期
9 姜功建;一类复变函数的积分问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S1期
10 饶安妮,徐象传;a~(1/n)与 a~b的意义[J];大学数学;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睿琼;;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张少钦;王元汉;;不同载荷情形的有限大薄板弯曲断裂计算[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3 魏嵬;;高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姜领发;焦玉勇;;半空间多孔介质中圆形衬砌隧道的动态响应[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领发;焦玉勇;;半空间多孔介质中圆形衬砌隧道的动态响应[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念春;程云虹;王云涛;程靳;;不同载荷作用下的Ⅲ型动态裂纹的解析解[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7 杨在林;刘殿魁;唐兆田;;SH波对浅埋结构的散射与地震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在林;刘殿魁;唐兆田;;SH波对浅埋结构的散射与地震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吕念春;程云虹;程靳;;Ⅲ型动态裂纹表面受不同载荷作用下的解析解[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10 杨丽星;刘官厅;;一维六方准晶中带三裂纹的圆形孔口问题的应力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洪锦璇;高职数学课堂教学难点及对策[N];潮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胡胜友本报记者陈群;网络预警:让学子微笑成长[N];安徽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俞路石;网络上有双“关爱”的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清华大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研究型”教学的优势[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陶世安;从数学古国迈向数学强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胡胜友;网络预警:让学子微笑成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张彩凤 宋作标;富有传奇色彩的力学家[N];光明日报;2002年
8 记者 李大庆;发展应用数学大有可为[N];科技日报;2010年
9 王雅慧;认证培训要结合就业[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记者 程曦 学生记者 邢益瑞;争分夺秒的求学氛围[N];新清华;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吕晓棠;SH波对夹杂裂纹附近半圆形凸起的散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晏莉;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姜领发;饱和土中结构对稳态体波散射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童磊;软土浅埋隧道变形、渗流及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陈志刚;平面SH波在界面任意形孔洞和孔边裂纹上的散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尚英锋;左可逆半群的特征以及输入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波;以专业为导向高职高专《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改革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新文;复变函数在解决电磁场问题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建清;石化学院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杏莉;苏州工职院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谭维奇;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卫华;用复变函数方法求解断裂力学的几个理论问题[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王卉;含圆形衬砌结构的半圆形凸起对SH波的散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潘玲;SH波入射时等腰梯形凸起结构的地震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吴金刚;高水压隧道渗流场的流固耦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文华;SH波入射时两个等腰三角形凸起地形的相互作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2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71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