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社交网络平台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促进途径

发布时间:2018-05-06 01:06

  本文选题:社交网络平台 + 大学生 ; 参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9期


【摘要】:本文在对社交网络平台及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基础上,总结当前社交网络平台对该群体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并借鉴相关国内外经验,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途径。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o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this group,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作者单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社交网络平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QGJ15427B)
【分类号】:C912.1;G7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开林;蒋明欣;;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交“新常态”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年04期

2 肖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基于强弱关系理论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10期

3 牛更枫;鲍娜;范翠英;周宗奎;孔繁昌;孙晓军;;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尊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5年04期

4 谈钟明;;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01期

5 吉菁;;建设校园网社交平台 促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8期

6 范昱娟;费洁;;网络交往与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弱化研究[J];前沿;2009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彩华;;从人际交往角度探究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山东某高校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2 李慧萍;;社交网络平台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促进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9期

3 赵伟佳;;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年07期

4 章正样;;新型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交行为模式构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6期

5 刘庆奇;张晨艳;孙晓军;牛更枫;周宗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2017年03期

6 吕行佳;;社交网络中的强弱关系转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05期

7 陈曦;李鹏薄;;微信朋友圈的安全保密隐患及防范[J];保密科学技术;2017年01期

8 刘会胜;;加强自媒体舆情管理——以高校自媒体现状为例[J];新闻窗;2016年06期

9 蔡锦;谢晨;;“微”时代背景下传统关系现状调查——基于大学生与父母间微信互动的调查问卷[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23期

10 齐浩然;滕飞;;社交软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6年3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源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特征分析及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9期

2 郭燕荣;麻文斌;;试析微信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以兰州大学在校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社科纵横;2014年06期

3 曹珊;段泽宁;刘开源;;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路径探究[J];新闻世界;2014年06期

4 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年05期

5 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年07期

6 孔风;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7 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8 李荔;;论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9 黄利会;;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性——基于武汉市七所高校的调查与CNNIC的报告[J];新闻传播;2011年10期

10 任倩;;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寒;沈艳;;社交网络视角下创意产业价值链发展研究[J];学术评论;2012年Z1期

2 陈星汶;;发现社交网络的招聘魅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04期

3 修春民;;德国限制社交网络在中小学校的使用[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18期

4 张希平;;关于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的设想[J];普洱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周国健;刘璐;邵攸悠;;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系统实现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10期

6 武会;;浅谈社交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若干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5期

7 钱炜;;人体的“社交网络”[J];教师博览;2013年04期

8 代安楠;;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使用与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9 余剑来;;社交网络化的发展方向[J];世界科学;2011年01期

10 詹馥榕;;浅议俄罗斯网络发展现状及其社交网络语汇特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云龙;李艳兵;;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预测与关系强度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2 宫广宇;李开军;;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分析和思考——以人人网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3 杨子鹏;乔丽娟;王梦思;杨雪迎;孟子冰;张禹;;社交网络与大学生焦虑缓解[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毕雪梅;;体育虚拟社区中的体育社交网络解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杜p,

本文编号:1850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50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