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转制型 + 高层次教师 ; 参考:《高教探索》2015年07期
【摘要】:文章针对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偏弱、科技创新水平偏低、培养途径与成效不足的现状,系统分析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分类界定及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提出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及评价反馈保障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培训与发展中心、构建无界化知识分享系统等建设策略,探索出"Qg培外引"快速促进转制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模式,为转制型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Abstract]:The paper aims at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high-level teachers is weak,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low, and the training ways and effects are insuffici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problems of the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chanism of talent training at new levels and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feedback guarantee, and analyzes systematically the necessity and problems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stablish the center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the unbounded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 a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QG training and external quot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m in the transform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high-level teachers to realize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form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作者单位】: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广州市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办学工作支持计划项目(穗教高教[2014]29号) 高职教育综合改革攻关重点项目(穗教高教[2014]26号) 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六批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穗教高教[2014]34号)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重点课题(GDJY-2014-B-a00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新革;刘国生;彭铁英;;“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教育与职业;2010年35期
2 曹必文;;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困惑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04期
3 阮彩霞;;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一主双翼、八位一体”校本研训模式的探索——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文丽;林晓;;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的IT类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孔彤;;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的设计研究[J];管理观察;2013年19期
3 毛天平;杨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激励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4年21期
4 李敬财;李彬;;机电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众科技;2015年03期
5 刘冬香;梁才;;基于“工学结合示范园”平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6 蒋新革;刘国生;;高职“四获益”双师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年04期
7 刘旭光;;高职院校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年35期
8 顾志祥;汪锋;;浅谈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9期
9 蒋新革;牛东育;;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年09期
10 刘旭光;;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耀军;;浅议高职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引领能力建设[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柯万利;;对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曲铁华;冯茁;;基于学术特质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论[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J];教育与职业;2009年14期
5 胡国胜;封栩琛;;谈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年26期
6 沈卫华;;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董炯华;;高职院校青年干部选拔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9期
8 赵志群;;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职教论坛;2008年22期
9 杨毅红;钱建栋;张建华;;“工商融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及路径[J];职教论坛;2010年06期
10 曹必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t,
本文编号:1987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98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