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Abstract]: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and it is also a microcosm of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society, industry, enterprises, schools and students. From the internal factors, it is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areer plann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lect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areer path and employment values.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is an important mod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ositive factors in the mode of training talent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should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frust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work experience. To help students in the severe challenge and competition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correct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improve their own core employment, promote the most difficult employment season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分类号】:G71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晓红;滕跃民;;大学生不良就业观的成因及正确就业观的引导[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4期
2 张宏;;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转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艳辉;那景芳;刘纪菲;尹玉华;;新时期基于大学生就业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1期
2 李晓鹏;吴玉琪;;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3 李军冲;张丽丽;贾思博;郑凡;;大学生就业观误区及对策探讨[J];才智;2013年01期
4 董墨菲;;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贲永青;张玉娥;;后次贷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3期
6 张鹏程;;民办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2期
7 董墨菲;;就业,你准备好了吗?[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2期
8 蔡智军;胡克伟;刘凤波;李文一;;高职学生家长就业期望值的调查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胡秋灵;马丽;;大学生择业观的变迁与引导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付盛松;李昊;;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幸福就业观指导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永建;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谢小华;高校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蔡俊彬;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3 丁金凤;当代研究生就业观及其引导[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登科;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袁姣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谢浏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现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7 苗丽莎;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8 王秀娟;内蒙古地区高校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顾艳玲;;试析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郭鹏;;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1期
4 罗天莹;;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生育观念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继明;王向宁;;高职院校基于市场需求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2 陈小波;;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三大关节点[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全旺;周志刚;;教育中介组织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中的作用探究[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4 陈玉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3期
5 衣鹁;;工学结合所引发的素质教育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易际培;;论工学结合参与方的利益矛盾与协调[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5期
7 罗蔓;宁文珍;莫薇;;工学结合下卫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0年23期
8 彭丽英;丁军;邢文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1年01期
9 王济霞;;浅谈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2期
10 蓝洁;唐锡海;;复杂科学视野中的“工学结合”特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杰;;“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聂建波;;“工学结合”保障体系分析[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郭永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问题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甘肃卷)[C];2013年
4 吴宪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落实“工学结合”理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沈明南;;工学结合与就业[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何玉宏;孙云志;;工学结合——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杨泽宇;;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卢勇威;;高职学生工学结合 实行“双考核”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洁;张佳;;顶岗实习中的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10 韦家明;;理顺交替关系 发挥工学作用——浅谈当前工学交替的难点及对策[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校长 党委书记 邓庆宁;职校推行工学结合须做好“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彭冰 通讯员 孙畅 王艳敏;“工学交替”培养新生代蓝领[N];工人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蒋夫尔;工学交替:“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徐友礼;工学交替,山区职校焕生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6 陈成智;海南银校首推“工学交替”模式[N];海南日报;2006年
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紫婷;改革体制机制 推进工学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工学结合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张雯婧;2008工学交替助96%中职生就业[N];天津日报;2009年
10 河北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所长 崔发周;工学结合需要“过五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守兵;工学结合模式下信息化服务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唐东存;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薛灵辉;工学结合下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李玲;论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政策保障[D];延安大学;2011年
6 杜芳;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金梅;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包振宇;“工学交替”:高职院校培养农村贫困生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龙小红;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10 张建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9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7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