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生“四化”教学提升“五项”能力的模式探索
【作者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技术系;
【分类号】:G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迎碧;;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李双印;李润杰;;司法警官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途径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杨江澜;王俊芹;刘晓东;;统计学专业技能模块与提升途径——基于农村社会调查[J];才智;2011年04期
4 李世森;吕宝生;;体育教学中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07期
5 张文棋;;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设想与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2期
6 高翔;黄学雷;;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毕毅;孟庆国;姜乃才;孙海军;;在药物化学实验考核改革中贯彻环保理念和综合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5期
8 李世森;;高校体育课堂作为大学生实践教育培养基地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2年19期
9 余茂辉;胡中应;王哲;;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连海燕;;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哲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泓华;论大学生班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文娟;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分析及其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胡平;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森;高职高专顶岗实习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金路;媚俗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玮;人人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胡莎莎;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耿振兴;大学新生班级活动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周素萍;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燕;;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J];硅谷;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娟,白勇;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及网络化管理[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董珍文;;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方法初探[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6期
3 董红波;;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0期
4 曹洁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素质拓展探讨[J];职业时空;2009年12期
5 吴克燕;蔡洁;;高职院校开设素质拓展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年06期
6 田丽娟;;高职院校素质拓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0年22期
7 严翠华;陈先明;;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素质拓展探讨[J];成功(教育);2013年07期
8 陈德能;;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3年16期
9 梁正席;岳文喜;杨文清;;关于高职生职业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年26期
10 朱峥嵘;安立国;;构建素质拓展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拓展的主要做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贺永刚;罗田理工中专启动“学生职业素质拓展计划”[N];黄冈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玉芳;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模式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9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3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