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9-10-17 03:40
【摘要】:研究选取自然年为输入指标,高技能人才数量为输出指标,构建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预测了高技能人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了1996年至2025年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S"型增长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这三个经济指标的变化将会引起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最后,在预测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针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旺盛时期,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营造适应高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素质。
【图文】:

性能曲线,均方误差,性能曲线,高技能人才


职教论坛/2015.27技能人才获证累加人数的预测值。图1是最大均方误差性能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91次迭代,训练结束,达到了最大均方误差要求,可以认为网络训练是合理的,仿真训练结果令人满意,可以进行时间序列预测。表2给出了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和2012年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899.3(万人)、2215.5(万人),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出相对误差分别为1.71%,2.13%,预测结果令人满意。图1最大均方误差性能曲线图2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预测图进一步对2013-2025年高技能人才获证累加人数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图2给出了预测图,其中用“+”表示训练样本,“o”表示预测仿真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获证累加人数呈抛物线型增长发展趋势。2006-2015年是高技能人才发展最快,需求最旺盛的时期。2020年以后,增长趋势开始减慢,进入平稳增长期。从预测趋势来看,从1996年到2025年,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呈“S”型曲线发展,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发展趋势。(二)经济发展与高技能人才的关系下面探讨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这三个经济因素与高技能人才数量的关系。输入数据为1996年到2010年的GDP数值、表2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注:带*的数据为预测值年份实际值(万人)预测值(万人)相对误差(%)199632.534.56.15199772.270.12.911998101.8102.10.291999135.1140.23.772000178.1179.91.012001235.7246.24.452002317.0316.50.162003401.5401.80.072004517.8513.40.842005651.8645.60.952006825.5815.01.2720071000.5991.60.8920081199.31193.30.5020091392.71386.00.48201016

性能曲线,高技能人才,证人,预测图


职教论坛/2015.27技能人才获证累加人数的预测值。图1是最大均方误差性能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91次迭代,训练结束,达到了最大均方误差要求,可以认为网络训练是合理的,仿真训练结果令人满意,可以进行时间序列预测。表2给出了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和2012年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899.3(万人)、2215.5(万人),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出相对误差分别为1.71%,2.13%,预测结果令人满意。图1最大均方误差性能曲线图2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预测图进一步对2013-2025年高技能人才获证累加人数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图2给出了预测图,其中用“+”表示训练样本,“o”表示预测仿真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获证累加人数呈抛物线型增长发展趋势。2006-2015年是高技能人才发展最快,需求最旺盛的时期。2020年以后,增长趋势开始减慢,进入平稳增长期。从预测趋势来看,从1996年到2025年,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呈“S”型曲线发展,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发展趋势。(二)经济发展与高技能人才的关系下面探讨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这三个经济因素与高技能人才数量的关系。输入数据为1996年到2010年的GDP数值、表2高技能人才累加获证人数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注:带*的数据为预测值年份实际值(万人)预测值(万人)相对误差(%)199632.534.56.15199772.270.12.911998101.8102.10.291999135.1140.23.772000178.1179.91.012001235.7246.24.452002317.0316.50.162003401.5401.80.072004517.8513.40.842005651.8645.60.952006825.5815.01.2720071000.5991.60.8920081199.31193.30.5020091392.71386.00.48201016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研究”(编号:DJA110289),主持人:何文章
【分类号】:G71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振华;刘春生;;我国“十一五”时期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与人才积累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5期

2 相玉红;李红侠;;基于评价视角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辽宁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董臣飞;丁成龙;许能祥;程云辉;沈益新;顾洪如;;不同水稻品种谷草双优收获期研究[J];草业学报;2014年01期

3 蔡海霞;;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2期

4 隋澈;周晓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5 杨简;潘贺;李太浩;段云鹏;石莹;王鑫;尹莹莹;;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蛋品新鲜度无损检测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1期

6 贾汇亮;黄崴;;论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王建伟;王梅;;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组合性研究——基于工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型构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刘帅;郭焱;田欧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以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9 涂俊翔;楼宇舟;;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J];轴承;2014年02期

10 何建坤;;新型能源体系革命是通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兼评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萍;郭玮;彭峰;;基于灰色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需求预测——以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芮璐;;动态宏观经济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圆盘极点配置[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马友记;李杰;李海涛;;甘肃省羊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应用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李惠敏;陈天;臧鑫宇;;从单一到多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价值导向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5 杨珂玲;张宏志;;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6 吴光东;;基于演化博弈的建设项目代理人合谋行为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谷芳芳;石振明;郑彦龙;白云;;中—尼—印跨喜马拉雅铁路通道探讨[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杨月;曾悦;吴俊伟;李仲涛;;城市饮用水源地水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实例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四章)[C];2014年

9 张丽t ;李乐旋;;性别隔离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影响[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女性人才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子爱;石文星;王宝龙;李先庭;;我国住宅空调发生时间调查研究[A];2014.10家电科技增刊——第十二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传鹏;井工开采煤炭回采率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杨亮;基于教育系统工程理论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丁惠炯;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于晓秋;北方寒地大规模水稻秧苗配送系统优化[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年

5 杨笑怡;就业压力知觉量表的编制与青年人就业压力的调查[D];苏州大学;2013年

6 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张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营企业主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吴丰华;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轨迹与变迁机理(1840~2012)[D];西北大学;2013年

9 丁传斌;地方国有资本运营法制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赵天娥;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辉;2010-2020年珠三角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广东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平静;中日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李晓凌;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段毅龙;中国石油XX油田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宋红玉;成都市中长期人才资源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杜金玲;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协同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广英;基于高新技术产业视角的山东科技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曹子蔚;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肖艳平;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宋霄宇;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锁庆;;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S1期

2 李贵卿;陈维政;;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J];人才开发;2006年10期

3 鲍伟岗;王南;;构建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09期

4 马林;;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7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曲晓梅;高新技术背景下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潘文浩;山东省高技能人才评价与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庆唐;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2 ;北京还缺8万高技能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武晋宝,赵清明,王留耿;高技能人才断层问题亟待解决[J];中国人才;2005年07期

4 毕结礼;;未来五年高技能人才缺口有多大——关于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途径和需求趋势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6期

5 郎群秀;;关于高技能人才特征之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5期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8期

7 本刊编辑部;;规划·制度·执行力[J];中国培训;2006年11期

8 ;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四大要点[J];职业;2006年08期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的通知[J];中国劳动;2006年10期

10 本刊编辑部;;实现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晋宝;赵清明;王留耿;;高技能人才断层的分析与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效范;;关于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几点思考[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3 陆飞;;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4 戴洪波;;创新铁路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A];铁路劳动组织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建设研讨会交流论文汇集[C];2007年

5 顾燕芬;;浅谈高技能人才的现状、需求与培养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邱作丽;;平凡中创造辉煌——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有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王正云;;职业院校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广才;;浅议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A];山东铁道学会铁路运输安全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1年

9 潘光荣;;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评价的思考[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施艳;;加强铁路高技能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A];铁路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光明视点”记者 吕贤如  本期策划 陆彩荣 徐可;高技能人才开发挂挡提速[N];光明日报;2004年

2 马利;喜看高技能人才受尊重[N];人民日报;2004年

3 记者 吴立群;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N];无锡日报;2005年

4 黄红芳;我省举多方之力培养高技能人才[N];新华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杨英春;我区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N];新疆日报(汉);2004年

6 本报记者 薛秀泓;高技能人才应是社会的“香饽饽”[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俞丽虹 季明;上海“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荣为人 实习记者 焦静波;中国一航召开高技能人才工作座谈会[N];中国航空报;2006年

9 蒋悦飞;高技能人才退休可推迟5至10年[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N];重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岩;高技能人才成长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2 葛侃;煤炭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飞;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孙爱芬;基于职业生命周期的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春辉;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及相关效果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yぷ坑

本文编号:2550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50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