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知识”:职业教育“现象学”向度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康保;康德知性范畴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刘欣;;朱光潜“不即不离”说之批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程敏;;关于民间叙事困境的思考——以莫言小说《蛙》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9 王新荣;马伟杰;张劲蔼;任路路;;高级植物线虫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10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陈剑晖;;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当代散文的前途[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丽;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莉;论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道德引导[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苏琳;迟子建小说意象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邓琼;高等学校学生公寓投资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丽平;论康德先验想象力[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2 屠兴勇;;形而上学、人与自然——海德格尔与康德的“先验想象力”[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陈春文;谢亚洲;;时间、想象力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之路[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2期
4 黄裕生;;“纯粹理性批判”与存在论问题——从《纯粹理性批判》如何成为“基础形而上学”谈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苏德超;论康德的时间图型说[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6 黄玉顺;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儒学视域中的海德格尔及其所解释的康德哲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建军;;康德的想像力难题[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5期
8 曹俊峰;论康德的图式学说[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9 陈迎年;追问形而上学——从康德到海德格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孙冠臣;;形而上学的蜕变与思想的开端——论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克服[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秀茹;卢振军;;现象学视角中的艾略特诗歌主客一体观探索[J];家教世界;2012年16期
2 潘跃玲;熊和平;;教室空间的现象学之维[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3 冯周卓;;现象学视野中的组织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周健敏;;解读高校教师发展的新理路——一种现象学的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5期
5 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其澄明[J];教育导刊;2012年08期
6 邓晓芒;;对“价值”本质的一种现象学思考[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7 曹峰;刘海斌;;现象学视野下“80后”辅导员的思想行为特点与素质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6期
8 金永弼;“恨”的现象学分析[J];东疆学刊;2005年03期
9 孙业伟;王秋平;;认识的“求之不得”之本体性及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玉能;;盖格尔的现象学艺术意味论——文学艺术的各种价值意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燕;胡塞尔对实验心理学的批判和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雯;爱情的追问[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3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7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