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及对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晶;构筑新世纪的道德教育理念[J];教育科学;2000年02期
2 钱广荣;道德国情论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张引,魏腾飞;青少年道德品质问题的反思与对策[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张兴国;市场经济的道德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刘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有机结合[J];社科纵横;2000年02期
6 李承贵,赖虹;略论传统道德结构[J];上饶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司江伟,郑其绪;人才的“知识道德”及培养[J];石油教育;2000年04期
8 刘兰平;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影响[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4期
9 曹明玉;;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观[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12期
10 陈炳水;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盖永德;;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美德[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2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苏荣纲;;切实培养良好“官德”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点体会[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爱国;时代对企业家的道德要求[N];安徽日报;2001年
2 ;迈向小康社会的道德“标尺”[N];北京日报;2003年
3 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北京教科院 冉乃彦;小学生怎样学道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刘云山;深入贯彻落实《纲要》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罗国杰;弘扬传统美德 推进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3年
6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7 顾宏革;公民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基点[N];河北日报;2002年
8 王全书;以“双万”活动为载体 促道德建设上水平[N];河南日报;2003年
9 ;抓住有利契机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冯梦成;法治、德治与道德的层次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恺钧;《周易》管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玲玲;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吕小艺;面向生活的道德:现代西方“反理论”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管翠静;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诗贵;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唐勇;道德分歧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峰;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年
7 黄乾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众道德建设[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苏慧;中国传统道德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谢彦波;论道德越轨与学生的道德生长[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邱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一体化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5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85096.html